冷露多瘁索,枯风饶吹嘘。
秋深月清苦。虫老声粗疏。
赪珠枝累累,芳金蔓舒舒。
草木亦趣时,寒荣似春馀。
自悲零落生,与我心何如。
拼音
lěng lù duō cuì suǒ,kū fēng ráo chuī xū。
qiū shēn yuè qīng kǔ。chóng lǎo shēng cū shū。
chēng zhū zhī lěi lěi,fāng jīn màn shū shū。
cǎo mù yì qù shí,hán róng sì chūn yú。
zì bēi líng luò shēng,yǔ wǒ xīn hé rú。
注释
- 瘁索:凋零萧索
- 吹嘘:此处指风吹的声响
- 赪(chēng)珠:红色的果实
- 芳金:指金黄色的藤蔓
- 寒荣:寒冬中的生机
- 趣时:顺应时节
译文
寒露浸染万物凋,枯风呜咽声萧萧。
秋深夜月清冷苦,老虫鸣叫渐稀疏。
红果累累挂枝头,金蔓舒展自逍遥。
草木尚知顺时节,寒冬犹存春意饶。
自悲身世如叶落,此情此景何煎熬?
背景
此诗为《秋怀十五首》第九首,作于元和九年(814年)深秋,时孟郊64岁任兴元军参谋。诗人通过观察深秋草木的生命状态,反观自身命运,是组诗中”物我对照”主题的典型代表。
赏析
- 艺术特色:
- 意象创新:”赪珠””芳金”的色彩运用
- 拟人手法:”草木趣时”的生命智慧
- 声韵效果:”舒舒””累累”的叠词韵律
- 思想内涵:
- 三重对照:
①草木顺应时节
②虫鸟自然老去
③诗人自悲零落
- 语言特征:
- 炼字精准:”饶””苦”的情感浓度
- 对仗自然:”赪珠”对”芳金”
- 结构精巧:前八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评价
- 宋代黄彻:”‘寒荣似春’四字,穷秋见生机”
- 明代钟惺:”结句物我对照,最见老境”
- 清代贺裳:”‘趣时’二字,自道处世艰难”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