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薄命妾

孟郊

不惜十指弦,为君千万弹。
常恐新声至,坐使故声残。
弃置今日悲,即是昨日欢。
将新变故易,持故为新难。
青山有蘼芜,泪叶长不干。
空令后代人,采掇幽思攒。

拼音

bù xī shí zhǐ xián,wèi jūn qiān wàn tán。
cháng kǒng xīn shēng zhì,zuò shǐ gù shēng cán。
qì zhì jīn rì bēi,jí shì zuó rì huān。
jiāng xīn biàn gù yì,chí gù wéi xīn nán。
qīng shān yǒu mí wú,lèi yè cháng bù gān。
kōng lìng hòu dài rén,cǎi duō yōu sī zǎn。

注释

  1. 蘼芜:香草名,古诗中常喻弃妇
  2. 泪叶:沾泪的树叶
  3. 采掇:采摘收集
  4. 幽思:深沉的哀思
  5. 新声:新创作的乐曲
  6. 故声:旧日的曲调

译文

不吝惜十指磨破,为君弹奏千万遍。
常恐新曲传来时,致使旧调遭弃嫌。
今日悲叹被抛弃,恰是昨日欢爱时。
喜新厌旧本容易,守旧如新实在难。
青山长满蘼芜草,叶上泪痕永不干。
空让后世有心人,采摘幽思寄慨叹。

背景

此诗创作时间不详,约在孟郊中年时期。诗人借”薄命妾”的弃妇之悲,抒写对人情冷暖、世事变迁的感悟,是其”幽怨诗”的代表作,延续了《诗经·卫风·氓》以来的弃妇主题。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双关手法:”新声””故声”兼指音乐与情感
  • 意象创新:”泪叶”的拟人化表达
  • 哲理升华:从个人遭遇提炼普遍人性
  1. 思想内涵:
  • 三重悲哀:
    ①技艺被弃(琴艺无用)
    ②恩爱无常(欢变悲)
    ③历史循环(后代复哀)
  1. 语言特征:
  • 对比强烈:”昨日欢”与”今日悲”
  • 炼字精准:”攒”字凝聚代代哀思
  • 结构严谨:前八句叙事,后四句抒情

评价

  1. 宋代刘辰翁:”‘持故为新难’五字,说尽古今情事”
  2. 明代钟惺:”泪叶意象,自开李贺先路”
  3. 清代沈德潜:”结句幽深,得《楚辞》遗韵”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