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外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拼音

gū yún jiāng yě hè,qǐ xiàng rén jiān zhù。
mò mǎi wò zhōu shān,shí rén yǐ zhī chù。

注释

  1. 方外上人:指法号不详的僧人(”上人”为对僧侣尊称)
  2. 沃洲山:浙东佛教名山(今新昌境内),相传为支遁放鹤处
  3. 将:与、共
  4. 野鹤:喻指僧人超逸之姿

译文

如孤云伴野鹤,岂肯尘世栖居?
莫购沃洲山地,此处已染俗气。

背景

此诗作于大历年间(766-779),时刘长卿任转运使巡行浙东。诗中借送僧人之机,表达对”方外”真义的思考,是其禅理诗的代表作,反映中唐佛教世俗化现象。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经营:孤云/野鹤的超逸组合
  • 反讽手法:以”莫买”否定名山崇拜
  • 留白艺术:对”真隐”之地的悬想
  1. 思想内涵:
  • 双重批判:
    ①对世俗化的佛教
    ②对功利化的隐逸
  1. 语言特征:
  • 炼字精准:”将”字的陪伴意味
  • 对仗自然:前二句自成流水对
  • 声韵顿挫:仄起平收的决断感

评价

  1. 宋代《唐诗纪事》:”二十字勘破隐逸真相”
  2. 明代胡震亨:”结句如棒喝,自辟禅门诗境”
  3. 清代王士禛:”神韵在’已知处’三字”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