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灵祐和尚故居

刘长卿

叹逝翻悲有此身,禅房寂寞见流尘。
多时行径空秋草,几日浮生哭故人。
风竹自吟遥入磬,雨花随泪共沾巾。
残经窗下依然在,忆得山中问许询。

拼音

tàn shì fān bēi yǒu cǐ shēn,chán fáng jì mò jiàn liú chén。
duō shí xíng jìng kōng qiū cǎo,jǐ rì fú shēng kū gù rén。
fēng zhú zì yín yáo rù qìng,yǔ huā suí lèi gòng zhān jīn。
cán jīng chuāng xià yī rán zài,yì dé shān zhōng wèn xǔ xún。

注释

  1. 灵祐和尚:唐代高僧(771-853),沩仰宗创始人(注:此诗或为后人托名之作)
  2. 流尘:积聚的灰尘
  3. 许询:东晋玄学家,以清谈著称
  4. 雨花:佛教典故,佛祖说法时天雨曼陀罗花
  5. 残经:残缺的佛经典籍

译文

悲叹生死更伤身,禅房寂寂满积尘。
旧日小径生秋草,短暂浮生哭故人。
风过竹吟伴磬远,花随泪落湿衣巾。
残经犹在窗台下,忆昔山中论道深。

背景

此诗创作时间存疑,传统认为是刘长卿晚年(约780年)所作,但灵祐主要活动在9世纪上半叶,存在年代矛盾。诗中通过对僧人居所的凭吊,表达对生死、佛理的思考。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交错:由眼前尘封禅房到山中回忆
  • 意象经营:风竹/雨花的佛教象征
  • 用典自然:许询的清谈与佛理的融合
  1. 思想内涵:
  • 三重境界:
    ①物是人非的悲怆
    ②自然禅机的领悟
    ③佛法永恒的思考
  1. 语言特征:
  • 炼字精准:”翻””共”的情感强化
  • 对仗工稳:中二联严整对仗
  • 声韵流转:平仄相间的韵律美

评价

  1. 明代《唐诗归》:”结句得王维辋川遗意”
  2. 清代贺裳:”‘雨花随泪’四字,禅诗别调”
  3. 近代陈衍:”疑非文房作,然风骨自高”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