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
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
拼音
pī fēng tīng niǎo cháng hé lù,lín jīn zhī nǚ yáo xiāng dù。
pàn zhī qiū xī dài tí huán,nǎ jí chūn zhāo xié shǒu dù。
注释
- 河阳桥:古桥名,在今河南孟县
- 窦郎中:友人窦姓官员(郎中为官职)
- 杨中舍:杨姓太子中舍人
- 披风:迎风而立
- 临津:临近渡口
- 织女:借指窦郎中的佳人
- 判知:明知
- 带啼还:含泪而归
译文
迎风而立听着鸟鸣沿河而行,
渡口的织女都远远嫉妒我的幸福。
明知秋夜只能含泪独归,
怎比得上春日与你携手同游的时光。
背景
- 时间:约咸亨年间(670-674年)
- 背景:
- 王勃在长安任职期间代友人作
- 反映唐代官员之间的诗文酬唱
- 文学特点:
- 代言体闺怨诗
- 运用”织女”典故翻出新意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对比:秋夕与春朝的强烈反差
- 典故活用:反用牛郎织女典故
- 情感细腻:刻画女性微妙心理
- 情感表达:
- 前两句:表现当下的甜蜜
- 后两句:担忧未来的分离
- 全诗展现聚少离多的怅惘
- 结构分析:
- 起:描绘现景
- 承:用典衬托
- 转:预想别离
- 合:今昔对比
评价
- 明代陆时雍:”子安代言,能曲尽闺中情思。”
- 清代贺裳:”翻案织女故事,妙在不着痕迹。”
- 现代学者评:”初唐宫体诗向抒情诗转变的例证。”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