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拼音

sù yún sàn zhōu zhǔ,xiǎo rì míng cūn wù。
gāo shù lín qīng chí,fēng jīng yè lái yǔ。
yǔ xīn shì wú shì,ǒu cǐ chéng bīn zhǔ。

注释

  1. 愚溪北池:柳宗元在永州愚溪旁开凿的池塘
  2. 宿云:隔夜的云雾
  3. 村坞:山村
  4. 宾主:主客关系(此处指人与自然的关系)

译文

夜云散尽江洲显,朝阳照亮小山村。
高树倒映清池中,晨风惊落夜雨痕。
我心恰逢无事时,偶与自然成主宾。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八年(813年)夏,时柳宗元贬任永州司马已八年。诗中展现诗人与自然建立的平等对话关系,是其”永州八记”思想精髓的诗意凝练,代表其贬谪文学的最高成就。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压缩:由宏观(洲渚村坞)到微观(叶间雨滴)的镜头推移
  • 光影运用:”明”字的动态光线捕捉
  • 主客转化:将自然拟人化为可对话的”宾主”
  1. 思想内涵:
  • 三重境界:
    ①客观的自然观察
    ②主观的心灵状态
    ③物我关系的哲学思考
  1. 语言特征:
  • 炼字精准:”散””惊”的力度感
  • 对仗工稳:首联的严整时空对仗
  • 声韵流转:仄起平收的悠远感

评价

  1. 宋代《唐诗品汇》:”‘成宾主’三字,说尽柳州山水神理”
  2. 明代胡应麟:”二十字可抵一幅王维水墨”
  3. 清代王士禛:”得陶公(渊明)《斜川》遗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