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拼音
qiān shān niǎo fēi jué,wàn jìng rén zōng miè。
gū zhōu suō lì wēng,dú diào hán jiāng xuě。
注释
- 绝:断绝
- 灭:消失
- 蓑笠:蓑衣和斗笠(古代雨具)
- 寒江:寒冷中的江面
译文
千山不见飞鸟影,万径人迹皆消失。
孤舟之上蓑笠翁,独钓寒江大雪中。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二年(807年)冬,时柳宗元贬任永州司马。诗中塑造的”独钓寒江”形象,是其政治失意后孤高人格的诗意写照,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具震撼力的”孤独者”形象。
赏析
- 艺术特色:
- 空间对比:千山万径(大)与孤舟独钓(小)
- 色彩经营:雪白(冷色)与蓑黑(暖色)的反差
- 留白艺术:”独钓”背后的精神世界
- 思想内涵:
- 三重境界:
①自然界的绝对寂静
②人世间的绝对孤独
③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 语言特征:
- 炼字精准:”绝””灭”的决断感
- 对仗工整:首联的严整数字对
- 声韵顿挫:仄韵的冷峻感
评价
- 宋代苏轼:”殆天所赋,不可及也”
- 明代胡应麟:”二十字可作一幅宋人寒林图”
- 清代王士禛:”万籁俱寂中一点生气,天地间第一等诗”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