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
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拼音
nán lái bù zuò chǔ chén bēi,chóng rù xiū mén zì yǒu qī。
wèi bào chūn fēng mì luó dào,mò jiāng bō làng wǎng míng shí。
注释
- 汨罗:湖南汨罗江(屈原投江处)
- 楚臣悲:指屈原的悲愤
- 修门:楚国郢都城门(代指长安)
-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译文
南贬不效屈原悲,重归长安自有期。
替我传话汨罗道:莫兴波浪误明时。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年)春,时柳宗元奉诏自永州司马任上返京,途经汨罗江。诗中展现与屈原不同的政治态度,反映其晚年思想转变。
赏析
- 艺术特色:
- 反用典故:颠覆屈原投江传统
- 拟人手法:春风作为信使
- 隐喻双关:”波浪”的政治寓意
- 思想内涵:
- 双重信念:
①对朝廷的期待(明时)
②对命运的乐观(自有期)
- 语言特征:
- 炼字精准:”枉”字的批判性
- 对仗工稳:首联的意对
- 声韵铿锵:平仄相间的力度感
评价
- 宋代《唐诗纪事》:”柳州集中最见气骨”
- 明代胡应麟:”结句忠厚,得风人之旨”
- 清代沈德潜:”翻案妙在不露锋芒”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