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树夕阳亭,共倾三昧酒。
雾暗水连阶,月明花覆牖。
莫厌樽前醉,相看未白首。
拼音
qí shù xī yáng tíng,gòng qīng sān mèi jiǔ。
wù àn shuǐ lián jiē,yuè míng huā fù yǒu。
mò yàn zūn qián zuì,xiāng kàn wèi bái shǒu。
注释
- 祇树:佛教圣树(借指法华寺内古树)
- 三昧酒:禅定之酒(佛教用语,指使人超脱的酒)
- 牖:窗户
- 未白首:尚未年老(时柳宗元约37岁)
译文
古寺亭台沐夕阳,共饮超然三昧酒。
暮雾朦胧漫石阶,月光皎洁映花窗。
莫辞樽前同沉醉,且喜相逢未白头。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年)夏秋之交,时柳宗元贬任永州司马第三年。诗中记录与法华寺僧人的禅意夜饮,反映其贬谪期间借助佛理寻求精神解脱的心境。
赏析
- 艺术特色:
- 光影对照:雾暗(晦)与月明(显)的禅意对比
- 时空并置:夕阳(将逝)与未白首(方长)的生命感悟
- 佛理融入:以”三昧酒”替代传统”浊酒”意象
- 思想内涵:
- 三重超脱:
①对政治失意的暂时忘却(共倾)
②对自然禅机的领悟(花覆牖)
③对生命当下的把握(未白首)
- 语言特征:
- 炼字精准:”覆”字的覆盖感与禅意
- 对仗工稳:颔联的严整空间对
- 声韵流转:平仄相谐的圆融感
评价
- 宋代《唐诗纪事》:”‘三昧酒’三字,开禅诗新境”
- 明代钟惺:”结句得王维《少年行》逸趣”
- 清代王士禛:”清绝处直追储光羲”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