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拼音
méi shí yíng shí yǔ,cāng máng zhí wǎn chūn。
chóu shēn chǔ yuán yè,mèng duàn yuè jī chén。
hǎi wù lián nán jí,jiāng yún àn běi jīn。
sù yī jīn jìn huà,fēi wèi dì jīng chén。
注释
- 梅雨:江南初夏的连阴雨(时在农历四月)
- 楚猿:楚地猿啼(永州古属楚地)
- 越鸡:越地雄鸡(永州近古越地)
- 素衣:白衣(贬官常服)
- 帝京尘:长安尘土(反用陆机”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译文
梅子成熟时迎来连绵阴雨,暮春时节四野苍茫一片。
愁绪深沉,听楚地猿啼彻夜难眠,梦境中断,被越地鸡鸣唤醒清晨。
海上雾气弥漫直连南极,江上乌云密布遮蔽北岸渡口。
我这一身白衣已被雨水湿透变色,却并非因为京城的尘土沾染。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年)四月,时柳宗元贬任永州司马第六年。诗中借梅雨景象抒写其长期贬谪的郁结心境,是其”永州气候诗”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交织:晚春→昼夜→南北的时间空间转换
- 视听结合:猿啼(听觉)与云雾(视觉)的感官叠加
- 反用典故:对”素衣化缁”传统意象的颠覆
- 思想内涵:
- 三重郁结:
①气候的压抑(梅雨)
②地理的隔绝(海雾江云)
③政治的疏离(非帝京尘)
- 语言特征:
- 炼字精准:”迎””值””连””暗”的动态感
- 对仗工稳:中二联的严整时空对
- 声韵流转:平仄相间的抑郁感
评价
- 宋代《唐诗纪事》:”‘素衣’一联,翻案最见气骨”
- 明代胡震亨:”写尽南荒迁客潮湿心境”
- 清代沈德潜:”得《楚辞·招魂》南方瘴疠遗意”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