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白花

柳宗元

杨白花,风吹渡江水。
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
茫茫晓日下长秋,哀歌未断城鸦起。

拼音

yáng bái huā,fēng chuī dù jiāng shuǐ。
zuò lìng gōng shù wú yán sè,yáo dàng chūn guāng qiān wàn lǐ。
máng máng xiǎo rì xià cháng qiū,āi gē wèi duàn chéng yā qǐ。

注释

  1. 杨白花:柳絮的雅称(古称杨、柳同科)
  2. 长秋:汉宫名(借指唐宫)
  3. 坐令:致使
  4. 城鸦:宫城乌鸦(象征衰败)

译文

杨花似雪白,随风渡江去。
竟使宫中树,黯然失春意。
春光摇荡处,飞扬千万里。
朝阳朦胧照长秋,哀歌未歇鸦又啼。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年)暮春,时柳宗元自永州奉诏返京途中。诗中借杨花意象隐喻政治风云变幻,是其晚年政治抒情诗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经营:杨花(漂泊)与宫树(权贵)的象征体系
  • 时空压缩:千万里(空间)与晓日(时间)的宏大叙事
  • 声色结合:哀歌(听觉)与白花(视觉)的感官叠加
  1. 思想内涵:
  • 三重隐喻:
    ①杨花的政治流亡者形象
    ②宫树的权力中心象征
    ③城鸦的王朝衰败预示
  1. 语言特征:
  • 炼字精准:”渡””坐令””摇荡”的动态张力
  • 句式创新:三/五/七言的阶梯式扩展
  • 声韵顿挫:平仄交替的抑郁感

评价

  1. 宋代《唐诗纪事》:”借杨花写尽逐臣血泪”
  2. 明代唐汝询:”‘摇荡春光’四字,刺心透骨”
  3. 清代贺裳:”得《离骚》’惟草木之零落’遗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