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拼音
lǎo tù hán chán qì tiān sè,yún lóu bàn kāi bì xié bái。
yù lún zhá lù shī tuán guāng,luán pèi xiāng féng guì xiāng mò。
huáng chén qīng shuǐ sān shān xià,gēng biàn qiān nián rú zǒu mǎ。
yáo wàng qí zhōu jiǔ diǎn yǎn,yī hóng hǎi shuǐ bēi zhōng xiè。
注释
- 老兔寒蟾:月宫传说(兔捣药、蟾蜍)
- 玉轮:月亮(喻其圆润如玉轮)
- 鸾珮:仙女佩饰(代指嫦娥)
-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
- 齐州:中国(《尔雅》”齐,中也”)
- 一泓:一汪(形容从高空看海)
译文
夜色如墨,月宫中的老兔与寒蟾(传说月中的蟾蜍)仿佛在哭泣,
云中楼阁半开,月光斜照在宫墙上,泛着冷白的光。
月亮如玉轮碾过露珠,湿润的光晕朦胧如团,
在桂花飘香的小径上,我遇见了佩戴鸾珮(仙女的饰物)的仙子。
俯瞰人间,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之下,
沧海桑田,千年变幻如奔马般迅疾。
远望中原九州,渺小如九点烟尘,
而浩瀚的海洋,不过像一杯水倾泻而下。
背景
此诗约作于元和五年(810年),李贺21岁在长安任奉礼郎时。诗人通过梦游月宫的奇幻想象,表达时空浩渺之感,是其”长吉体”游仙诗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四重空间转换:
①月宫微观(兔蟾泣天)
②中景推移(云楼半开)
③宏观俯视(三山走马)
④宇宙视角(齐州如烟) - 通感运用:”泣天色”的视觉听觉交融
- 意象创新:”杯中泻海”的惊人缩放
- 思想内涵:
- 三重超越:
①突破时空限制
②消解人仙界限
③颠覆大小认知
- 语言特征:
- 动词炼字:”轧””泻”的力度感
- 色彩调配:白/青/黄的冷色调
- 节奏控制:由缓至急的变速结构
评价
- 宋代刘辰翁:”『九点烟』语,自长吉始,绝唱千古”
- 明代胡应麟:”结句缩万里于咫尺,真鬼仙之才”
- 清代方扶南:”与太白《古风》十九首同调而异趣”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