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怀

张籍

穷居积远念,转转迷所归。
幽蕙零落色,暗萤参差飞。
病生秋风簟,泪堕月明衣。
无愁坐寂寞,重使奏清徽。

拼音

qióng jū jī yuǎn niàn,zhuǎn zhuǎn mí suǒ guī。
yōu huì líng luò sè,àn yíng cēn cī fēi。
bìng shēng qiū fēng diàn,lèi duò yuè míng yī。
wú chóu zuò jì mò,chóng shǐ zòu qīng huī。

注释

  1. 穷居:贫居/独居
  2. 幽蕙:幽兰(喻高洁之士)
  3. 秋风簟:秋日竹席(”簟”音diàn)
  4. 清徽:清雅的琴音(《晋书》载嵇康奏《广陵散》)
  5. 参差:错落不齐貌

译文

困居他乡,心中积郁着深远的忧思,辗转反侧,迷失了归途的方向。
幽兰在暗处凋零,失去了鲜亮的颜色,萤火虫在夜色中高低飞舞,光影错落。
病体在秋夜的凉席上辗转难眠,清冷的月光下,泪水打湿了衣衫。
并非因愁苦而独坐寂寞,而是琴声的清韵,再次勾起了深藏的哀伤。

背景

此诗作于贞元十六年(800年),时张籍39岁,经历四次科举落第后隐居和州(今安徽和县)。诗中融合了陶渊明式的隐逸与孟郊式的苦吟,是其五言古诗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对仗:
    幽蕙(植物)⇄暗萤(动物)
    秋风(触觉)⇄月明(视觉)
  • 情感递进:
    思乡→观物→病体→自慰
  • 声韵设计:
    平仄交替模拟琴音(”徽”字双关)
  1. 思想内涵:
  • 三重困境:
    ①科举失意的仕途困局
    ②贫病交加的生活窘境
    ③精神无所归依的焦虑
  1. 语言特征:
  • 炼字精准:”堕”字写泪之沉重
  • 典故暗用:嵇康”清徽”喻精神坚守
  • 矛盾修辞:”无愁”与”寂寞”的张力

评价

  1. 宋代《唐诗纪事》:”司业(张籍)此作,得陶体之骨”
  2. 明代胡震亨:”『暗萤』句,写尽寒士况味”
  3. 清代沈德潜:”结句强自宽解,愈见其悲”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