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三首·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拼音

biān chéng mù yǔ yàn fēi dī,
lú sǔn chū shēng jiàn yù qí。
wú shù líng shēng yáo guò qì,
yīng tuó bái liàn dào ān xī。

注释

  1. 凉州词:乐府旧题,多写边塞风光
  2. 碛(qì):戈壁沙漠
  3. 白练:白色丝绸
  4. 安西:唐代安西都护府(今新疆地区)
  5. 芦笋:芦苇的嫩芽

译文

边城傍晚细雨蒙蒙大雁低飞,芦苇新芽初长渐渐整齐。
阵阵驼铃遥遥传来穿越沙漠,该是驮着丝绸前往安西。

背景

此诗作于贞元十五年(799年)前后,张籍时任太常寺太祝。虽未亲临边塞,但通过想象描绘丝绸之路的商贸景象,是其边塞诗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视听结合:暮雨雁飞(视觉)+驼铃声(听觉)
  • 远近构图:近景芦苇+远景商队
  • 以小见大:通过”白练”折射丝绸之路贸易
  1. 思想内涵:
  • 边塞风光的生动再现
  • 对丝绸之路商贸的观察
  • 对边疆和平的隐晦歌颂
  1. 语言特点:
  • “渐欲齐”写植物生长态势精准
  • “应驮”二字体现合理想象
  • 全诗不着一”人”字而尽显人气

评价

  1. 宋代计有功:”得边塞之神而不着痕迹”
  2. 明代胡应麟:”二十八字画尽丝绸之路”
  3. 清代沈德潜:”‘应驮’二字最见匠心”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