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拼音
jūn zhī qiè yǒu fū,zèng qiè shuāng míng zhū。
gǎn jūn chán mián yì,xì zài hóng luó rú。
qiè jiā gāo lóu lián yuàn qǐ,liáng rén zhí jǐ míng guāng lǐ。
zhī jūn yòng xīn rú rì yuè,shì fū shì nǐ tóng shēng sǐ。
huán jūn míng zhū shuāng lèi chuí,hèn bù xiāng féng wèi jià shí。
注释
- 节妇:守节的妇人
- 明珠:珍贵的礼物,象征爱意
- 红罗襦:红色丝绸短袄
- 良人:丈夫
- 执戟明光:指在朝廷担任侍卫官职
- 未嫁时:出嫁前的时光
译文
你明知我已婚配,却仍赠我珍贵明珠。
感念你深情厚意,我将它系在红袄上。
我家高楼连接皇家园林,丈夫在宫中担任要职。
我知你心意光明如日月,但我已誓与丈夫同生共死。
如今含泪归还你的明珠,只恨我们未能在我未嫁时相逢。
背景
此诗作于贞元年间(785-805年),表面是写节妇拒爱,实则是张籍为拒绝藩镇李师道拉拢而作的隐喻诗。诗人借节妇之口,表达对朝廷的忠诚。
赏析
- 艺术特色:
- 双关手法:表面写爱情,实则表忠心
- 层层递进:从受礼到还礼的情感发展
- 对比强烈:”高楼连苑”与”双泪垂”的富贵与哀愁
- 思想内涵:
- 对政治操守的坚持
- 忠贞不二的价值观念
-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语言特点:
- “恨不相逢未嫁时”成为千古名句
- “双明珠””双泪垂”的前后呼应
- 措辞委婉却立场坚定
评价
- 宋代计有功:”拒藩镇而作,得风人之旨”
- 明代胡应麟:”结句百代之下犹令人怅惘”
- 清代沈德潜:”温柔敦厚,拒而不怒”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