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北旅思

张籍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拼音

rì rì wàng xiāng guó,kōng gē bái zhù cí。
cháng yīn sòng rén chù,yì dé bié jiā shí。
shī yì hái dú yǔ,duō chóu zhǐ zì zhī。
kè tíng mén wài liǔ,zhé jìn xiàng nán zhī。

注释

  1. 蓟北:今北京西南(唐代边塞要地)
  2. 白苎词:南朝吴地民歌(借指思乡曲)
  3. 客亭:驿亭(古代送别场所)
  4. 折柳:古人折柳送别习俗
  5. 向南枝:朝向家乡方向的柳枝

译文

天天眺望故乡方向,徒然吟唱思乡曲调。
总在送别他人的地方,想起自己离家的场景。
失意时只能自言自语,多少愁苦唯有自知。
驿站门外的杨柳树,朝南的枝条都被折尽了。

背景

此诗作于贞元十二年(796年),张籍北游蓟门时。时值”泾原兵变”后,北方藩镇割据,诗人借旅居蓟北的见闻,抒发战乱时代的乡愁与孤独。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叠印:送人(现在)与别家(过去)的交织
  • 细节描写:”折尽向南枝”的典型意象
  • 对比手法:众人送别与独自思乡的反差
  1. 思想内涵:
  • 战乱时代的漂泊感
  • 知识分子孤独心境
  • 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 语言特点:
  • “日日””空歌”强化徒劳感
  • “还””只”等副词凸显孤独
  • 结句白描余韵悠长

评价

  1. 宋代《唐诗纪事》:”二十字说尽天涯情味”
  2. 明代钟惺:”『折尽』二字,刺目惊心”
  3. 清代沈德潜:”结句即『天下伤心处』注脚”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