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状皆齐初有髭,鹊山漳水每追随。
使君座下朝听易,处士庭中夜会诗。
新作句成相借问,闲求义尽共寻思。
经今三十余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
拼音
nián zhuàng jiē qí chū yǒu zī,què shān zhāng shuǐ měi zhuī suí。
shǐ jūn zuò xià cháo tīng yì,chǔ shì tíng zhōng yè huì shī。
xīn zuò jù chéng xiāng jiè wèn,xián qiú yì jìn gòng xún sī。
jīng jīn sān shí yú nián shì,què shuō huán tóng zuó rì shí。
注释
- 年状皆齐:年龄相貌相仿
- 鹊山:今山东济南鹊山
- 漳水:今河北南部漳河
- 使君:指王建曾任司马等职
- 处士:未仕文人(指张籍早年)
- 听易:研习《周易》
- 会诗:诗歌唱和
译文
当年我们年龄相仿初长胡须,常在鹊山漳水间相伴游历。
你在官衙晨起研读《周易》,我院中夜半与你论诗。
新诗写成便互相请教,闲来探讨义理共同深思。
这些三十年前的往事,如今说起恍如昨日。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年),张籍时年约五十岁,在长安重逢老友王建而作。诗中追忆二人青年时代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的交往,是唐代文人交游诗的典范。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交错:三十年前与当下的自然转换
- 细节典型:”初有髭”的青春记忆
- 对仗工整:”使君座下”对”处士庭中”
- 思想内涵:
- 对真挚友情的珍视
- 对青春岁月的追忆
- 对志同道合的赞美
- 语言特点:
- “每追随””共寻思”体现亲密
- “却说还同”凸显记忆鲜活
- 全诗不着一”老”字而沧桑自现
评价
- 宋代《唐诗纪事》:”叙交游之挚,当与杜甫《赠卫八处士》并读”
- 明代胡震亨:”『昨日时』三字,最是动人”
- 清代沈德潜:”白描高手,愈朴愈真”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