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仙游观赠道士(一作骆宾王诗)

王勃

qiū rì xiān yóu guān zèng dào shì yī zuò luò bīn wáng shī
秋日仙游观赠道士(一作骆宾王诗)

shí tú fēn dì yǔ, yín dié dòng líng gōng.
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
huí dān yíng xiù shì, fù cuì shàng yán lóng.
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
wù nóng jīn zào jìng, yún àn yù tán kōng.
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
yě huā cháng pěng lù, shān yè zì yín fēng.
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
lín quán míng yuè zài, shī jiǔ gù rén tóng.
林泉明月在,诗酒故人同。
dài yú féng shí suǐ, cóng ěr mìng fēi hóng.
待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

作者

王勃(650年-676年或684年),字子安,祖籍祁县,后迁绛州龙门通化(今万荣县)。 祖父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父亲唐朝官吏王福畤。 中国唐代文学家、 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详情介绍

在第一联中,诗人描述了仙游观的庭院和宫殿,用“石图分帝宇”形容庭院中宛如分割着皇帝的宇宙之图,而“银牒洞灵宫”则让人想到了灵异的仙境。

接下来,诗人在第二联中,描述了仙游观中别开生面的丹房和茅庐。诗人以“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来形容仙游观内的丹房和茅庐,使人感觉仿佛置身于幽静的山林之中。

第三联描绘了仙游观内晃动的雾气、空洞的玉坛,给人一种虚幻和空灵的感觉。

第四联中,诗人写了野花常常沾满露水,山叶在风中自然吟唱,凸显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

最后,诗人将林中泉水和明亮的月光与诗和酒、故友相联系,表达了与友人一同欣赏自然美,共享诗酒的愿望。

最后两句“待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表达了诗人愿望在仙游观中获得更高的境界,实现自己的诗篇和人生的升华。

这首诗词以其精致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和友情的赞美和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仙游观的景物和情感,诗人使读者仿佛能够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