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弓弦劲霜封瓦,朴簌寒雕睇平野。
一点黄尘起雁喧,白龙堆下千蹄马。
河源怒浊风如刀,翦断朔云天更高。
晚出榆关逐征北,惊沙飞迸冲貂袍。
心许凌烟名不灭,年年锦字伤离别。
彩毫一画竟何荣,空使青楼泪成血。
拼音
yān gōng xián jìn shuāng fēng wǎ,pǔ sù hán diāo dì píng yě。
yī diǎn huáng chén qǐ yàn xuān,bái lóng duī xià qiān tí mǎ。
hé yuán nù zhuó fēng rú dāo,jiǎn duàn shuò yún tiān gèng gāo。
wǎn chū yú guān zhú zhēng běi,jīng shā fēi bèng chōng diāo páo。
xīn xǔ líng yān míng bù miè,nián nián jǐn zì shāng lí bié。
cǎi háo yī huà jìng hé róng,kōng shǐ qīng lóu lèi chéng xuè。
注释
- 燕弓:燕地所产的劲弓
- 白龙堆:西域戈壁沙漠名
- 凌烟:凌烟阁,唐太宗图画功臣处
- 锦字:前秦苏蕙织锦为回文诗典故
- 彩毫:画笔,此处指凌烟阁画像
译文
燕弓冻得弦硬如霜覆瓦,寒雕瑟缩俯视着荒原。
一点黄尘惊起雁群喧嚷,白龙堆下驰过千匹战马。
河源水怒浊寒风利如刀,剪碎阴云后天空更高旷。
傍晚冲出榆关向北追击,飞沙迸溅扑打着貂皮袍。
心念凌烟阁上留名不朽,年年却收家书伤叹别离。
纵使彩笔绘就功臣画像,徒令青楼佳人泪尽成血。
背景
此诗作于大中四年(850年)冬,温庭筠随河东节度使幕府出塞时。通过边塞将士的生存困境,揭示晚唐”功名虚幻”的时代主题,与《侠客行》构成姊妹篇。
赏析
- 艺术突破:
- 触觉通感:”霜封瓦”的冰冷感、”风如刀”的刺痛感
- 动态捕捉:”飞迸”写沙砾、”怒浊”状河水
- 时空压缩:战场(白龙堆)与后方(青楼)的蒙太奇切换
- 思想深度:
- 解构凌烟阁神话:将”图形凌烟”与”泪成血”并置
- 性别视角:用”青楼泪”反衬男性功名虚妄
- 环境书写:开创”苦寒美学”新范式
- 语言特色:
- 军事术语(燕弓、貂袍)与闺阁词汇(锦字、彩毫)对撞
- “劲””浊””迸”等爆破音营造紧张感
- “一点”与”千蹄”的微观宏观对照
评价
- 宋代《唐音癸签》:”温李边塞诗,当以此篇为冠”
- 明代王世贞:”『风如刀』三字,真堪刻骨”
- 清代纪昀:”较岑参『风头如刀』更见惨烈”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