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拼音
chén qǐ dòng zhēng duó,kè xíng bēi gù xiāng。
jī shēng máo diàn yuè,rén jì bǎn qiáo shuāng。
hú yè luò shān lù,zhǐ huā míng yì qiáng。
yīn sī dù líng mèng,fú yàn mǎn huí táng。
注释
- 征铎:马车铃铛
- 杜陵:长安城南地名,代指故乡
- 凫雁:野鸭与大雁
- 槲叶:柞树叶,秋冬不落
- 枳花:枳树花,早春开放
译文
晨起赶车铃铛响,游子出行思故乡。
鸡鸣声中茅店挂残月,人足迹印板桥覆白霜。
槲叶飘落铺山路,枳花明亮映驿墙。
忽忆杜陵梦中景,野鸭大雁满池塘。
背景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温庭筠离开长安赴襄阳途经商山(今陕西商县东南)时所作,是其羁旅诗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视听交响:鸡声(听觉)与月、霜(视觉)的黎明协奏
- 时空叠印:眼前商山景(实)与梦中杜陵(虚)的交织
- 意象并置:槲叶(落)与枳花(明)的生命对照
- 思想内涵:
- 展现唐代士人的羁旅常态
- 揭示地理位移与心理乡愁的关系
- 呈现时间流逝的细微感知
- 语言突破:
- “动”字的瞬间捕捉
- “明”字的通感运用
- “满”字的梦境饱和感
评价
- 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 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温诗此联,足为晚唐压卷”
- 清代王士禛《渔洋诗话》:”字字锤炼,妙在天成”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