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拼音
shān jìn jué hán zǎo,cǎo táng shuāng qì qíng。
shù diāo chuāng yǒu rì,chí mǎn shuǐ wú shēng。
guǒ luò jiàn yuán guò,yè gān wén lù xíng。
sù qín jī lǜ jìng,kōng bàn yè quán qīng。
注释
- 霜气晴:霜后放晴的特殊清冽感
- 树凋:树叶凋落使阳光透入
-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喻清心寡欲
- 机虑:世俗的机心与思虑
- 夜泉:夜间泉水更显清幽
译文
靠近山峦倍感秋寒早至,草堂在霜后晴日中格外清明。
树叶凋落后阳光洒进窗户,池塘满溢却寂静无声。
果实坠落时瞥见猿猴经过,枯叶沙响处听闻鹿群穿行。
素琴声中俗念全消,独伴夜泉的清澈到天明。
背景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初年(约847-849年),温庭筠早期隐居山居时所作。诗中展现的隐逸情趣,与其后期秾丽诗风形成鲜明对比。
赏析
- 艺术特色:
- 感官交响:视觉(树凋)、听觉(叶干)、触觉(寒早)的多维呈现
- 动静相生:猿过(动)与水静(静)的和谐
- 光影运用:窗有日的温暖与夜泉的冷冽对比
- 思想内涵:
- 对简朴山居生活的诗意记录
- 展现人与自然的精神共鸣
- 提出”去机心”的生命哲学
- 语言突破:
- “觉寒早”的敏锐感知
- “见猿过”的刹那禅意
- “机虑静”的精神境界
评价
- 宋代《瀛奎律髓》:”温诗清微处,于此篇可掬”
- 明代胡震亨:”‘叶干闻鹿’四字,抵得半部《鹿门隐书》”
- 清代王士禛:”较王维《辋川》诸作更见野逸真趣”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