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

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拼音

lǜ táng yáo yàn jiē xīng jīn,yà yà lán ráo rù bái píng。
yīng wéi luò shén bō shàng wà,zhì jīn lián ruǐ yǒu xiāng chén。

注释

  1. 星津:银河渡口,喻指荷塘
  2. 轧轧:桨声
  3. 兰桡:木兰舟
  4. 洛神:曹植《洛神赋》中的水神
  5. 波上袜:洛神在水波上的罗袜

译文

碧绿荷塘波光接天,吱呀桨声划入白蘋丛。
应是洛神遗落水波罗袜,至今莲蕊犹带芳香尘痕。

背景

此诗作于会昌六年(846年)夏,温庭筠游历江南时所作。诗中融合自然观察与神话想象,是其”以艳笔写清景”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通感运用:”摇滟”视觉与”轧轧”听觉交织
  • 神话重构:将植物特性附会为神迹
  • 色彩美学:绿塘、白蘋的清新配色
  1. 思想内涵:
  • 展现自然与神话的互文关系
  • 揭示唐代文人的审美情趣
  • 表达对永恒之美的追求
  1. 语言突破:
  • “接星津”的夸张想象
  • “有香尘”的嗅觉通感
  • 洛神典故的翻新运用

评价

  1. 宋代《瀛奎律髓》:”温诗体物,此篇最得神韵”
  2. 明代钟惺:”‘莲蕊香尘’四字,六朝人不能道”
  3. 清代王士禛:”较李白’清水出芙蓉’更见巧思”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