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

温庭筠

凭轩望秋雨,凉入暑衣清。
极目鸟频没,片时云复轻。
沼萍开更敛,山叶动还鸣。
楚客秋江上,萧萧故国情。

拼音

píng xuān wàng qiū yǔ,liáng rù shǔ yī qīng。
jí mù niǎo pín mò,piàn shí yún fù qīng。
zhǎo píng kāi gèng liǎn,shān yè dòng hái míng。
chǔ kè qiū jiāng shàng,xiāo xiāo gù guó qíng。

注释

  1. 暑衣:夏季单薄衣衫
  2. 沼萍:池塘浮萍
  3. 楚客:诗人自指(温庭筠山西人,流寓楚地)
  4. 萧萧:形容风雨声或落叶声
  5. 故国:故乡

译文

倚窗凝望绵绵秋雨,凉意穿透夏衣顿觉清爽。
极目处飞鸟时隐时现,转瞬间云朵又复轻盈。
池中浮萍开合不定,山间树叶沙沙作响。
我这楚地羁旅之客,在秋江上听风雨诉故园情。

背景

此诗作于大中五年(851年)秋,温庭筠流寓荆楚地区时。诗中通过:

  1. 秋雨微凉的气象特征
  2. 浮萍、山叶的生态细节
  3. “楚客”的身份认同
    展现晚唐文人典型的羁旅情怀。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视听交响:”山叶鸣”(听觉)与”沼萍敛”(视觉)的立体描写
  • 动静相生:飞鸟(动)与云朵(静)的交替呈现
  • 情感物化:将乡愁寄托于”萧萧”风雨声
  1. 思想内涵:
  • 展现人与自然的精神共鸣
  • 揭示季节变迁中的生命感悟
  • 表达”地理位移”带来的文化疏离
  1. 语言突破:
  • “入”字的渗透感
  • “频没”的动态捕捉
  • “萧萧”的复沓韵律

评价

  1. 宋代《瀛奎律髓》:”温诗体物之工,此篇可见”
  2. 明代钟惺:”‘山叶鸣’三字,未经人道”
  3. 清代王士禛:”较韦应物’楚江微雨里’更见深婉”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