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红兰紫茎,愁草雨新晴。
柳占三春色,莺偷百鸟声。
日长嫌辇重,风暖觉衣轻。
薄暮香尘起,长杨落照明。
拼音
huā hóng lán zǐ jīng,chóu cǎo yǔ xīn qíng。
liǔ zhàn sān chūn sè,yīng tōu bǎi niǎo shēng。
rì cháng xián niǎn zhòng,fēng nuǎn jué yī qīng。
bó mù xiāng chén qǐ,cháng yáng luò zhào míng。
注释
- 愁草:雨后低垂的草
- 三春:指孟春、仲春、季春
- 辇:帝王车驾
- 香尘:带有花香的尘土
- 长杨:汉代宫名,此处借指唐宫
译文
红花紫兰绽放枝头,雨后新晴草叶低垂。
柳色独占三春风光,莺声盖过百鸟鸣唱。
白昼渐长嫌车驾沉重,暖风拂面觉衣衫轻盈。
黄昏时分香尘扬起,长杨宫外落日余晖。
背景
此诗与前首为组诗,同作于开成三年(838年)春,温庭筠在长安游赏太子西池时。诗中通过:
- 皇家园林的春日盛景
- 游春活动的细节描写
- 汉代宫苑的典故化用
展现晚唐宫廷生活的奢华与闲适。
赏析
- 艺术特色:
- 色彩交响:红、紫、绿(柳)的视觉组合
- 拟人手法:”愁草””偷声”的灵动笔法
- 时空转换:从白昼到黄昏的时间流动
- 思想内涵:
- 展现盛唐余韵下的宫廷审美
- 揭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关系
- 表达对短暂春光的珍视
- 语言突破:
- “占”字的霸道感
- “偷”字的俏皮感
- “起”字的动态美
评价
- 宋代《唐诗纪事》:”温诗富丽处,此篇可证”
- 明代杨慎:”‘莺偷’二字,巧夺天工”
- 清代王士禛:”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更见皇家气象”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