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拼音
é,é,é,qū xiàng xiàng tiān gē。
bái máo fú lǜ shuǐ,hóng zhǎng bō qīng bō。
注释
- 曲项:弯曲的脖子(项:脖颈)
- 向天歌:对着天空鸣叫
- 红掌:鹅的红色脚蹼
- 清波:清澈的水波
译文
鹅啊,鹅啊,鹅啊,弯着脖子向天欢歌。
雪白的羽毛浮在碧绿的水面,红色的脚掌拨动着清澈的波纹。
背景
此诗作于唐高宗显庆年间(约656-660年):
- 骆宾王七岁时的作品
- 创作于浙江义乌骆家塘村
- 现存最早的儿童诗之一
赏析
- 艺术特色:
- 三字叠用:开篇”鹅鹅鹅”的童趣表达
- 色彩对比:白(毛)/绿(水)/红(掌)的三原色构图
- 动静结合:浮(静)与拨(动)的相映成趣
- 思想内涵:
- 展现童真童趣的自然流露
- 体现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 呈现和谐共生的自然观
- 语言突破:
- “向天歌”的拟人化
- “拨清波”的动态感
- 全诗无一僻字,却意境全出
评价
- 明代胡应麟《诗薮》:”初唐第一童谣,天然去雕饰”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童子语即是天籁”
- 现代朱自清《经典常谈》:”中国儿歌的活化石”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