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兖州饯宋五之问

骆宾王

淮沂泗水地,梁甫汶阳东。
别路青骊远,离尊绿蚁空。
柳寒凋密翠,棠晚落疏红。
别后相思曲,凄断入琴风。

拼音

huái yí sì shuǐ dì,liáng fǔ wèn yáng dōng。
bié lù qīng lí yuǎn,lí zūn lǜ yǐ kōng。
liǔ hán diāo mì cuì,táng wǎn luò shū hóng。
bié hòu xiāng sī qǔ,qī duàn rù qín fēng。

注释

  1. 淮沂泗水:兖州三大水系(《尚书·禹贡》记载)
  2. 梁甫:泰山南麓小山(诸葛亮《梁甫吟》典故)
  3. 青骊:青黑色骏马(《诗经·鲁颂》”有骊有黄”)
  4. 绿蚁:新酿酒面浮沫(《文选·南都赋》典)
  5. 密翠:浓密的翠绿色(谢朓”夏木转成密”意象)
  6. 琴风:琴曲《风入松》(嵇康《琴赋》典)

译文

淮水沂水泗水交汇处,梁甫山北汶阳之东。
青骊马去路途遥远,饯行酒尽杯中已空。
寒柳凋零褪去浓翠,晚棠飘落稀疏残红。
他日相思谱成曲调,凄然随风入琴中。

背景

此诗作于总章二年(669年)深秋:

  1. 骆宾王任兖州瑕丘县尉期间
  2. 送别友人宋之问(后为”文章四友”之一)
  3. 初唐时期文人基层任职的典型写照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地理意象群:构建”淮沂泗-梁甫-汶阳”的空间坐标
  • 色彩蒙太奇:青骊(黑)、绿蚁(绿)、密翠(深绿)、疏红(浅红)的视觉渐变
  • 通感转换:将视觉(凋落)转化为听觉(琴曲)
  1. 思想内涵:
  • 展现”宦游漂泊”的士人常态
  • 表达”君子之交”的诚挚情感
  • 反映初唐地域文化认同意识
  1. 语言突破:
  • “凋密翠”的生态观察
  • “落疏红”的克制美学
  • “入琴风”的意境升华

评价

  1. 宋代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四杰送别诗,此篇最得地理之妙”
  2. 明代胡应麟《诗薮》:”‘凄断入琴’四字,已具盛唐神韵”
  3.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四十字中含千里别情”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