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啸三春晚,端居百虑盈。
未安胡蝶梦,遽切鲁禽情。
别岛连寰海,离魂断戍城。
流星疑伴使,奔月似依营。
宝帐晨当幌,妆台夜似楹。
几看松叶秀,频驻柳条轻。
边郡烟尘暗,关山草木惊。
讵能知远近,徒见暮烟平。
拼音
cháng xiào sān chūn wǎn,duān jū bǎi lǜ yíng。
wèi ān hú dié mèng,jù qiè lǔ qín qíng。
bié dǎo lián huán hǎi,lí hún duàn shù chéng。
liú xīng yí bàn shǐ,bēn yuè sì yī yíng。
bǎo zhàng chén dāng huǎng,zhuāng tái yè sì yíng。
jǐ kàn sōng yè xiù,pín zhù liǔ tiáo qīng。
biān jùn yān chén àn,guān shān cǎo mù jīng。
jù néng zhī yuǎn jìn,tú jiàn mù yān píng。
注释
- 海曲:海隅(指山东日照一带)
- 胡蝶梦:用庄周梦蝶典(《庄子·齐物论》)
- 鲁禽:用《诗经·豳风·鸱鸮》典
- 寰海:环海之地(《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戍城:边防城池(《汉书·晁错传》)
译文
在这三月暮春的夜晚,我独自长啸抒怀,静坐家中,却满心都是纷乱的忧思。
连庄子的蝴蝶梦都未能让我安宁,突然又感受到《诗经》里那只流离孤鸟的哀伤。
远方的海岛连接着茫茫大海,而我的魂魄仿佛被困在这荒凉的边城。
夜空中划过的流星,像是陪伴使者的光芒,飞奔的月亮,又似依偎在军营上空。
清晨,华丽的帷帐在风中轻轻飘动,夜晚,梳妆台在月光下宛如门柱般静立。
几次看到松叶青翠挺拔,又常常驻足欣赏柳枝的轻盈摇曳。
边塞的烽烟遮蔽了天空,关山的草木似乎也在战栗惊惶。
谁能真正看清这世间的远近与虚实?眼前只有暮色中平铺的淡淡烟霭。
背景
此诗作于调露元年(679年):
- 骆宾王奉命出使山东沿海
- 唐与高丽、新罗关系紧张时期
- 反映初唐文人使边的心路历程
赏析
- 艺术特色:
- 意象群:构建”海曲-戍城-烟尘”的边塞意象系统
- 时空交错:将星月(天象)与军营(人事)并置
- 对仗创新:”宝帐”联的居所空间描写
- 思想内涵:
- 展现”使边忧国”的士人情怀
- 表达”羁旅思乡”的永恒主题
- 反映初唐边疆的紧张局势
- 语言突破:
- “遽切”的情感转折
- “断戍城”的空间切割
- “暮烟平”的迷茫意境
评价
- 宋代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四杰边塞诗,此篇最见使臣之思”
- 明代胡应麟《诗薮》:”‘流星’一联,已开岑参边塞先声”
-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十六联中含万里边情”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