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最小偏怜女,嫁与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拼音
xiè gōng zuì xiǎo piān lián nǚ,jià yǔ qián lóu bǎi shì guāi。
gù wǒ wú yī sōu jìn qiè,nì tā gū jiǔ bá jīn chāi。
yě shū chōng shàn gān cháng huò,luò yè tiān xīn yǎng gǔ huái。
jīn rì fèng qián guò shí wàn,yǔ jūn yíng diàn fù yíng zhāi。
注释
- 谢公:东晋谢安,借指韦丛父亲韦夏卿(《晋书》载谢安”最怜少女道韫”)
- 黔娄:战国著名贫士(《高士传》”贫甚,殁而衾不蔽体”)
- 荩箧:荩草编织的衣箱(《方言》”南楚谓竹器为箧”)
- 泥他:软缠妻子(《敦煌变文》”泥人劝酒”)
- 长藿:豆类植物的叶子(《诗经》”采荼薪樗”毛传)
- 营奠:设灵堂祭祀(《仪礼》”奠用素器”)
译文
你是谢公最疼爱的小女儿,嫁给我这穷书生事事不顺。
为我找衣翻遍草编衣箱,缠你买酒拔下头上金钗。
野菜当饭甘吃豆叶,扫落叶当柴仰望古槐。
如今俸禄超过十万钱,只能为你设祭又办法事。
背景
此诗作于元和六年(811年):
- 元稹任监察御史时(月俸约8万文)
- 距妻子韦丛病逝已五年
- 唐代门阀士族与寒门通婚的典型案例
- 中唐”新乐府运动”时期的写实作品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对比:昔日困窘(前六句)与今日显达(后两句)
- 细节描写:”拔金钗”等生活场景极具感染力
- 用典自然:谢安、黔娄典如盐入水
- 情感递进:从怀念到愧疚的层层深入
- 思想内涵:
- 展现唐代士族婚姻的现实困境
- 表达”贫贱夫妻”的深厚情感
- 反映中唐社会阶层流动的缩影
- 体现儒家”慎终追远”的伦理观
- 诗学突破:
- 开创悼亡诗新范式(突破潘岳传统)
- 新乐府”即事名篇”的典范
- 口语化表达与典雅用典的完美结合
评价
- 宋代苏轼:”元微之悼亡诗,古今绝唱”(《东坡题跋》)
- 明代胡应麟:”情文相生,悲慨交集”(《诗薮》)
- 清代沈德潜:”古今悼亡诗,此为第一”(《唐诗别裁》)
- 近代陈寅恪:”唐代社会史之珍贵资料”(《元白诗笺证稿》)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