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法华寺

宋之问

高岫拟耆闍,真乘引妙车。
空中结楼殿,意表出云霞。
后果缠三足,前因感六牙。
宴林薰宝树,水溜滴金沙。
寒谷梅犹浅,温庭橘未华。
台香红药乱,塔影绿篁遮。
果渐轮王族,缘超梵帝家。
晨行踏忍草,夜诵得灵花。
江郡将何匹,天都亦未加。
朝来沿泛所,应是逐仙槎。

拼音

gāo xiù nǐ qí shé,zhēn chéng yǐn miào chē。
kōng zhōng jié lóu diàn,yì biǎo chū yún xiá。
hòu guǒ chán sān zú,qián yīn gǎn liù yá。
yàn lín xūn bǎo shù,shuǐ liū dī jīn shā。
hán gǔ méi yóu qiǎn,wēn tíng jú wèi huá。
tái xiāng hóng yào luàn,tǎ yǐng lǜ huáng zhē。
guǒ jiàn lún wáng zú,yuán chāo fàn dì jiā。
chén xíng tà rěn cǎo,yè sòng dé líng huā。
jiāng jùn jiāng hé pǐ,tiān dū yì wèi jiā。
zhāo lái yán fàn suǒ,yìng shì zhú xiān chá。

注释

  1. 耆闍(qí shé):灵鹫山,佛教圣地
  2. 真乘:真实佛法(《法华经》”唯一佛乘”)
  3. 六牙:六牙白象,普贤菩萨坐骑
  4. 忍草:佛教忍辱草(《涅槃经》)
  5. 仙槎(chá):仙家木筏(《博物志》典)
  6. 轮王:转轮圣王,佛教理想君主
  7. 梵帝:大梵天王,色界天主

译文

高山仿若灵鹫峰,佛法指引妙法车。
空中浮现琼楼殿,云霞幻化意境生。
今世福报显三足,前世善因感六牙。
法会林间宝树香,清泉滴落金沙地。
寒谷梅花初绽放,暖庭橘树未开花。
经台红药纷披乱,佛塔绿竹掩映深。
果位渐近转轮王,佛缘超越梵天王。
晨踏忍辱修行草,夜诵经典得灵花。
江畔佛寺无匹敌,天界宫阙难比拟。
晨起沿溪寻胜处,恍如乘坐仙人槎。

背景

此诗作于景龙三年(709年)冬:

  1. 宋之问任越州长史期间
  2. 法华寺为会稽著名净土宗道场
  3. 反映初唐佛教鼎盛景象
  4. 与《灵隐寺》构成”吴越佛寺”姊妹篇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建构:形成”天界-佛寺-自然”三重空间
  • 色彩运用:红药/绿篁的金碧辉映效果
  • 通感手法:薰香(嗅觉)与滴泉(听觉)交织
  1. 思想内涵:
  • 阐发”因果轮回”佛教义理
  • 展现”即世间而超世间”修行观
  • 表达士大夫宗教审美理想
  1. 语言成就:
  • “拟耆闍”的圣化表达
  • “出云霞”的飞动感
  • “逐仙槎”的超越想象

评价

  1. 明代胡震亨:”‘意表出云霞’五字,尽得寺庙神韵”(《唐音癸签》)
  2. 清代王士禛:”唐人佛寺诗,此篇最见华严境界”(《唐人万首绝句选》)
  3. 钱钟书:”将《法华经》意象转化为诗家语的成功范例”(《谈艺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