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清远峡山寺

宋之问

香岫悬金刹,飞泉界石门。
空山唯习静,中夜寂无喧。
说法初闻鸟,看心欲定猿。
寥寥隔尘市,何异武陵源。

拼音

xiāng xiù xuán jīn chà,fēi quán jiè shí mén。
kōng shān wéi xí jìng,zhōng yè jì wú xuān。
shuō fǎ chū wén niǎo,kàn xīn yù dìng yuán。
liáo liáo gé chén shì,hé yì wǔ líng yuán。

注释

  1. 香岫:飘散香气的山峦(《文选》”香岫吐金”)
  2. 金刹:佛寺的别称(《法苑珠林》”金刹耀晖”)
  3. 飞泉界石门:瀑布如界划分石门(《水经注》”悬泉飞瀑”)
  4. 习静:修习静心(《庄子》”静然可以补病”)
  5. 武陵源:桃花源(陶渊明《桃花源记》)

译文

香雾缭绕的山峰悬着金碧佛寺,飞泻的瀑布划开陡峭石门。
空山独处唯修静,夜半更深寂无声。
听闻鸟鸣如说法,观心静虑猿定心。
远离尘嚣人迹罕,何异世外武陵源。

背景

此诗作于神龙二年(706年):

  1. 宋之问贬泷州参军途经清远峡
  2. 反映岭南佛教的发展状况
  3. 展现初唐山水诗的禅意转向
  4. 与张九龄《浈阳峡》形成地理呼应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构图:垂直(香岫-飞泉)与水平(尘市-桃源)的交错
  • 声色处理:以”闻鸟”破寂静,以”定猿”显禅心
  • 用典技巧:武陵源的隐逸象征
  1. 思想内涵:
  • 表达”即景见性”的禅悟
  • 展现贬谪途中的精神超越
  • 构建”人间净土”的宗教理想
  1. 语言成就:
  • “悬”字的动态张力
  • “界”字的划分意味
  • “寥寥”的空间感

评价

  1. 明代钟惺:”‘闻鸟说法’四字,得禅家三昧”(《唐诗归》)
  2. 清代沈德潜:”结句用桃源典而不露痕迹”(《唐诗别裁》)
  3. 近代钱钟书:”唐人山水诗禅化的早期典范”(《谈艺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