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韶州

宋之问

炎徼行应尽,回瞻乡路遥。
珠厓天外郡,铜柱海南标。
日夜清明少,春冬雾雨饶。
身经大火热,颜入瘴江消。
虚道崩城泪,明心不应朝。

拼音

yán jiǎo xíng yīng jìn,huí zhān xiāng lù yáo。
zhū yá tiān wài jùn,tóng zhù hǎi nán biāo。
rì yè qīng míng shǎo,chūn dōng wù yǔ ráo。
shēn jīng dà huǒ rè,yán rù zhàng jiāng xiāo。
xū dào bēng chéng lèi,míng xīn bù yīng cháo。

注释

  1. 炎徼(jiào):南方炎热边地(《汉书》”南方曰炎徼”)
  2. 珠厓:汉代海南岛行政区(《汉书·地理志》)
  3. 铜柱:马援立铜柱处(《后汉书》”立铜柱为汉界”)
  4. 瘴江:含瘴气的江河(《岭表录异》”瘴江多毒”)
  5. 崩城泪:杞梁妻哭城典(《列女传》)

译文

这趟岭南之行总算快到尽头,回望故乡,归路却仍遥远漫长。
珠崖郡远在天边之外,铜柱更在海南标界边疆。
这里四季难得清明天气,春夏秋冬多是雾雨茫茫。
身体经受着酷热炙烤,容颜在瘴江边日渐枯黄。
说什么”杞妇崩城”的眼泪,我一片丹心,却难再报效朝堂。

背景

此诗作于神龙二年(706年):

  1. 宋之问贬泷州参军赴任途中
  2. 韶州(今广东韶关)为唐代岭南要冲
  3. 反映初唐贬谪制度与南方开发
  4. 与《度大庾岭》构成南下组诗

赏析

  1. 艺术特色:
  • 空间张力:天外郡/海南标的极远与乡路遥的近思
  • 气候书写:首创”雾雨”作为岭南核心意象
  • 身体叙事:用”身热””颜消”具象化贬谪体验
  1. 思想内涵:
  • 表达逐臣的复杂心境
  • 展现中原士人的南方认知
  • 暗含对政治清洗的抗议
  1. 语言成就:
  • “天外郡”的孤绝感
  • “大火热”的炼狱感
  • “不应朝”的决绝感

评价

  1. 明代胡震亨:”‘雾雨饶’三字,道尽岭南气候精髓”(《唐音癸签》)
  2. 清代沈德潜:”结句见志,较柳河东更为峻切”(《唐诗别裁》)
  3. 陈寅恪:”唐代贬谪文学的地理坐标”(《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