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交此零落,雨泣访遗尘。
剑几传好事,池台伤故人。
国香兰已歇,里树橘犹新。
不见吴中隐,空馀江海滨。
拼音
jiù jiāo cǐ líng luò,yǔ qì fǎng yí chén。
jiàn jǐ chuán hǎo shì,chí tái shāng gù rén。
guó xiāng lán yǐ xiē,lǐ shù jú yóu xīn。
bú jiàn wú zhōng yǐn,kōng yú jiāng hǎi bīn。
注释
- 遗尘:故人遗迹(《晋书》”追思遗尘”)
- 剑几:佩剑与几案(《礼记》”大夫七十而致仕,适四方,乘安车,自称曰老夫…悬车致仕,则去剑几”)
- 国香:指兰花(《左传》”兰有国香”)
- 吴中隐:用范蠡隐于太湖典(《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
故交零落今又逝,冒雨含泪访旧尘。
剑几犹记当年事,池台空忆昔日人。
庭中兰花芳魂散,门前橘树新叶存。
不见范蠡隐吴地,唯余江海伴孤坟。
背景
此诗约作于景龙年间(708-710):
- 宋之问经历政治沉浮后所作
- 史正议生平不详,当为宋之问挚友
- 反映初唐官员的生死观与友谊观
- 延续潘岳《悼亡诗》的哀挽传统
赏析
- 艺术特色:
- 今昔对比:兰歇/橘新的意象反差
- 空间并置:剑几(室内)与池台(室外)的呼应
- 用典自然:吴中隐的隐逸象征
- 思想内涵:
- 表达对生死无常的感悟
- 展现士大夫的生死之交
- 暗含政治失意的隐逸之思
- 语言成就:
- “雨泣”的双关妙用
- “空馀”的苍茫感
- “江海滨”的空间张力
评价
- 明代钟惺:”‘兰已歇”橘犹新’,物色写哀,愈见沉痛”(《唐诗归》)
- 清代沈德潜:”结句拓开境界,较潘安仁更觉超迈”(《唐诗别裁》)
- 近代陈寅恪:”初唐挽诗向盛唐转型的代表作”(《元白诗笺证稿》)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