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马临荒甸,登高览旧都。
犹悲堕泪碣,尚想卧龙图。
城邑遥分楚,山川半入吴。
丘陵徒自出,贤圣几凋枯。
野树苍烟断,津楼晚气孤。
谁知万里客,怀古正踌蹰。
拼音
mò mǎ lín huāng diàn,dēng gāo lǎn jiù dū。
yóu bēi duò lèi jié,shàng xiǎng wò lóng tú。
chéng yì yáo fēn chǔ,shān chuān bàn rù wú。
qiū líng tú zì chū,xián shèng jǐ diāo kū。
yě shù cāng yān duàn,jīn lóu wǎn qì gū。
shuí zhī wàn lǐ kè,huái gǔ zhèng chóu chú。
注释
- 岘山:今湖北襄阳南(《襄阳记》”羊祜登岘山堕泪处”)
- 堕泪碣:羊祜堕泪碑(《晋书》”望其碑者莫不流涕”)
- 卧龙:诸葛亮(《三国志》”诸葛孔明卧龙也”)
- 分楚入吴:地理分界(《水经注》”岘山为楚塞”)
- 踌蹰:徘徊沉思(《诗经》”搔首踟蹰”)
译文
喂马来到荒郊野,登高远眺古都城。
犹悲羊祜堕泪碑,尚思诸葛卧龙图。
城郭遥分楚地界,山河半入吴疆域。
丘陵空自平地起,圣贤终究化尘土。
野树苍烟天际断,渡口楼台暮霭孤。
谁知万里行旅客,怀古伤今独踌躇。
背景
此诗作于调露元年(679年):
- 陈子昂游历荆襄地区时作
- 岘山为晋代羊祜、三国诸葛亮遗迹所在
- 反映初唐文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风尚
- 与《白帝城怀古》构成姊妹篇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架构:羊祜(晋)与孔明(汉)的时空叠印
- 意象组合:碣/图(人文)与树/楼(自然)的交织
- 情感脉络:由”悲””想”到”踌蹰”的递进
- 思想内涵:
- 表达”圣贤皆尘土”的历史虚无
- 展现士人的功业焦虑
- 寄托羁旅飘零的身世之感
- 语言成就:
- “堕泪碣”的浓缩典故
- “分楚入吴”的地理概括
- “凋枯”的生命意象
评价
- 明代胡震亨:”‘城邑”山川’一联,尽得地理形胜”(《唐音癸签》)
- 清代沈德潜:”子昂怀古诗,此篇最见浑厚”(《唐诗别裁》)
- 近代闻一多:”初唐怀古诗向盛唐转型的里程碑”(《唐诗杂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