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拼音

lán ruò shēng chūn xià,qiān wèi hé qīng qīng。
yōu dú kōng lín sè,zhū ruí mào zǐ jīng。
chí chí bái rì wǎn,niǎo niǎo qiū fēng shēng。
suì huá jìn yáo luò,fāng yì jìng hé chéng。

注释

  1. 兰若:兰花与杜若(《楚辞》”采芳洲兮杜若”)
  2. 芊蔚:草木茂盛(《说文》”芊,草盛也”)
  3. 朱蕤:红色花朵(《文选》”朱蕤冒绿枝”)
  4. 岁华:一年时光(《楚辞》”岁既晏兮孰华予”)
  5. 芳意:美好志向(《离骚》”苟余情其信芳”)

译文

兰草杜若生在春夏时节,
枝叶繁茂多么青翠葱茏。
幽静独处绽放空林秀色,
朱红花朵缀满紫色茎藤。
缓缓地白日渐渐西沉,
轻轻地秋风开始吹拂。
一年芳华终将凋零飘落,
这一缕芬芳终究能成就什么?

背景

此诗约作于垂拱二年(686年):

  1. 陈子昂随乔知之北征同罗、仆固时
  2. 反映其政治理想受挫的心境
  3. 延续屈原”香草美人”的比兴传统
  4. 为《感遇》组诗中托物言志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意象系统:构建”兰若-白日-秋风”的象征链条
  • 时空压缩:将四季变化浓缩于八句之中
  • 色彩对比:朱蕤/紫茎的艳丽与摇落的黯淡
  1. 思想内涵:
  • 表达才士不遇的悲愤
  • 展现美好事物易逝的哲理
  • 暗含对武周政治的讽喻
  1. 语言成就:
  • “芊蔚”的叠词妙用
  • “冒”字的生长张力
  • “竟何成”的反诘力量

评价

  1. 明代钟惺:”‘幽独’二字,是子昂一生骨相”(《唐诗归》)
  2. 清代王夫之:”结句较’岁华尽摇落’更觉悲凉”(《唐诗评选》)
  3. 近代闻一多:”初唐复古派最纯粹的楚骚体”(《唐诗杂论》)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