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

陈子昂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
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
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
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拼音

shèng rén bù lì jǐ,yōu jì zài yuán yuán。
huáng wū fēi yáo yì,yáo tái ān kě lùn?
wú wén xī fāng huà,qīng jìng dào mí dūn。
nài hé qióng jīn yù,diāo kè yǐ wéi zūn?
yún gòu shān lín jìn,yáo tú zhū cuì fán。
guǐ gōng shàng wèi kě,rén lì ān néng cún?
kuā yú shì zēng lèi,jīn zhì dào yú hūn。

注释

  1. 元元:百姓(《战国策》”制海内,子元元”)
  2. 黄屋:帝王车盖(《史记》”黄屋左纛”)
  3. 瑶台:华美宫殿(《淮南子》”桀纣为瑶台”)
  4. 西方化:佛教文化(《魏书》”西方有神,名曰佛”)
  5. 云构:高大建筑(《鲁灵光殿赋》”云构崛起”)

译文

真正圣人不自私,一心只为百姓忙。
帝王排场非尧舜,瑶台琼宫算哪桩?
听说西方佛教义,清净无为是主张。
为何耗尽金和玉,雕佛像来装门面?
砍光山林建庙宇,珠宝装饰太铺张。
鬼斧神工都勉强,凡人工匠怎担当?
炫耀愚行更添乱,自作聪明反荒唐。

背景

此诗作于武则天晚年(约700年):

  1. 针对武则天大兴佛寺(如洛阳龙门石窟)
  2. 反映佛教过度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3. 延续《孟子》”民本”思想
  4. 与《感遇·翡翠巢南海》构成讽喻组诗

赏析

  1. 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圣人与昏君、佛理与现实的强烈反差
  • 层层递进:从”忧济元元”到”矜智道昏”的逻辑推进
  • 诘问句式:连续五个反问增强批判力度
  1. 思想内涵:
  • 主张轻徭薄赋的民本思想
  • 反对劳民伤财的宗教工程
  • 揭示统治者的虚伪本质
  1. 语言成就:
  • “穷金玉”的触目惊心
  • “山林尽”的生态警示
  • “道逾昏”的辩证深度

评价

  1. 明代王世贞:”唐人道释诗中最具锋芒者”(《艺苑卮言》)
  2. 清代纪昀:”子昂胆识,于此诗可见”(《四库提要》)
  3. 现代钱钟书:”初唐最犀利的政论诗”(《谈艺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