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
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
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
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
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
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
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
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
拼音
shuò fēng chuī hǎi shù,xiāo tiáo biān yǐ qiū。
tíng shàng shuí jiā zǐ,āi āi míng yuè lóu。
zì yán yōu yàn kè,jié fà shì yuǎn yóu。
chì wán shā gōng lì,bái rèn bào sī chóu。
bì chóu zhì hǎi shàng,bèi yì cǐ biān zhōu。
gù xiāng sān qiān lǐ,liáo shuǐ fù yōu yōu。
měi fèn hú bīng rù,cháng wèi hàn guó xiū。
hé zhī qī shí zhàn,bái shǒu wèi fēng hóu。
注释
- 朔风:北方寒风(《诗经》”朔风其凉”)
- 结发:古代男子二十岁束发,表示成年
- 赤丸:汉代长安少年杀人用的红色弹丸
- 辽水:今辽河,唐代东北边境
- 七十战:用李广典故(《史记》载其七十余战未封侯)
译文
北风呼啸吹过海边树林,边塞已是一片萧瑟秋景。
哨所上那个孤独的身影,在月光下哀伤地叹息。
他说自己本是幽燕游侠,年少时就离家远行。
曾用暗器刺杀贪官污吏,也曾持刀为亲人报仇。
为躲避仇家逃到渤海边,却被强征到这偏远边州。
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辽河水日夜流淌不停。
每当胡人骑兵入侵边境,都为国家蒙羞而愤恨。
谁料身经七十多次战斗,到白头也没能封侯拜将!
背景
- 时间:686年,陈子昂随军北征契丹时
- 背景:武则天时期东北边境战事频繁
- 主题:反映戍边将士的悲惨命运
- 特色:以戍卒口吻讲述,真实感人
赏析
- 艺术特色:
- 倒叙手法:先写现状,再交代身世
- 细节描写:赤丸、白刃等具体生动
- 对比强烈:豪侠过往与凄凉现状
- 思想内涵:
- 揭露唐代兵役制度的黑暗
- 同情底层军人的不幸遭遇
- 讽刺朝廷赏罚不公
- 语言成就:
- “哀哀”叠词增强感染力
- “复悠悠”表现思乡之情
- “未封侯”三字力透纸背
评价
- 明代胡应麟:”唐边塞诗之变调,子昂独开风气”
- 清代沈德潜:”结句沉痛,较’李广难封’更甚”
- 近代闻一多:”初唐最震撼的军人命运写照”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