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五

陈子昂

本为贵公子,平生实爱才。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西驰丁零塞,北上单于台。
登山见千里,怀古心悠哉。
谁言未亡祸,磨灭成尘埃。

拼音

běn wèi guì gōng zǐ,píng shēng shí ài cái。
gǎn shí sī bào guó,bá jiàn qǐ hāo lái。
xī chí dīng líng sāi,běi shàng chán yú tái。
dēng shān jiàn qiān lǐ,huái gǔ xīn yōu zāi。
shuí yán wèi wáng huò,mó miè chéng chén āi。

注释

  1. 贵公子:陈子昂出身蜀中豪族,其父陈元敬为当地富豪
  2. 蒿莱:草野民间(典出《后汉书》”起于蒿莱”)
  3. 丁零塞:汉代西北边塞(见《汉书·匈奴传》)
  4. 单于台:匈奴首领所筑高台(《史记·匈奴列传》载)
  5. 磨灭:功业湮没(语出《汉书·艺文志》)

译文

我本是富贵人家的子弟,平生最爱招揽贤才。
感念时局想要报效国家,毅然拔剑走出草野民间。
向西奔驰到丁零边塞,北上征战至单于高台。
登上高山望尽千里山河,怀想古人心中感慨万千。
谁说战祸已经平息?所有抱负终将化为尘埃!

背景

  1. 创作时间:686年(武则天垂拱二年)
  2. 历史背景:
    • 陈子昂随乔知之北征同罗、仆固叛军
    • 时年27岁,首次从军经历
    • 武周时期边疆战事频繁
  3. 个人背景:
    • 出身富豪却弃商从文
    • 怀有强烈建功立业抱负
    • 对边塞现实产生深刻幻灭感

赏析

  1. 艺术特色:
    • 自我形象塑造:贵公子→报国志士→幻灭者
    • 空间叙事:西驰→北上→登高→怀古
    • 今昔对比:豪情壮志(前六句)vs 理想幻灭(末两句)
  2. 思想内涵:
    • 反映庶族文人的功业焦虑
    • 揭示战争荣耀的虚幻本质
    • 展现初唐文人的人生困境
  3. 语言成就:
    • “拔剑起”三字尽显决绝
    • “见千里”展现宏阔视野
    • “成尘埃”道尽人生虚无

评价

  1. 古代评价:
    • 明代胡震亨:”子昂自画像,英气逼人”(《唐音癸签》)
    • 清代沈德潜:”‘磨灭’二字,千钧之力”(《唐诗别裁》)
  2. 现代评价:
    • 闻一多:”初唐最典型的功业幻灭诗”(《唐诗杂论》)
    • 钱钟书:”开盛唐边塞诗先声”(《谈艺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