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妓二首·其二

王勃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拼音

qiè běn shēn gōng jì,céng chéng bì jiǔ chóng。
jūn wáng huān ài jìn,gē wǔ wèi shuí róng。
jǐn qīn bù fù bì,luó yī shuí zài féng。
gāo tái xī běi wàng,liú tì xiàng qīng sōng。

注释

  1. 铜雀妓:曹操铜雀台中的乐妓
  2. 层城:指邺城皇宫
  3. 九重:极言宫禁森严
  4. 襞(bì):折叠(指不再侍寝)
  5. 青松:指曹操陵墓(西陵植松)

译文

我本是深宫中的乐妓,
九重宫阙锁尽青春。
君王的宠爱早已消逝,
为谁梳妆为谁歌舞?
锦被无需再为君铺,
罗衣又为谁人缝补?
登上高台向西北眺望,
泪洒青松哀悼故主。

背景

此诗作于乾封元年(666年),王勃17岁游历邺城时。诗人借铜雀台妓女之口,抒发对历史兴亡的感慨,暗含对唐高宗沉溺声色的讽喻。

赏析

  1. 艺术手法:
  • 代言体:以妓女第一人称叙事
  • 今昔对比:欢爱尽→为谁容
  • 细节描写:锦衾/罗衣的日常物象
  • 结句升华:青松意象的历史厚重感
  1. 情感表达:
  • 表层:宫妓的哀怨
  • 深层:历史无常的悲叹
  • 政治隐喻:对现实的隐晦批评
  1. 意象系统:
  • 空间意象:深宫→高台→西北(陵墓方向)
  • 色彩意象:锦衾(华丽)→青松(肃穆)
  • 动作意象:望→流涕

评价

  1. 宋代计有功:”子安(王勃)少年作此,已见史家眼光”(《唐诗纪事》)
  2. 明代胡应麟:”十七岁笔墨如此,真天才也”(《诗薮》)
  3. 清代沈德潜:”结句’青松’二字,涵盖魏武一生”(《唐诗别裁》)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