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

陈子昂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㘈㘈。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
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

拼音

shēn jū guān yuán huà,fěi rán zhēng duǒ yí。
chán shuō xiāng dàn shí,lì hài fēn yì yì。
pián pián kuā pí zǐ,róng yào gèng xiāng chí。
wù guāng ràng tiān xià,shāng gǔ jìng dāo zhuī。
yǐ yǐ xíng cǎi zhī,wàn shì tóng yī shí。

注释

  1. 元化:自然造化(《庄子》”与元化俱”)
  2. 朵颐:争食状(《周易》”观我朵颐”)
  3. 夸毗子:谄媚小人(《诗经》”无为夸毗”)
  4. 务光:上古隐士(《庄子》”务光辞天下”)
  5. 刀锥:微利(《史记》”争刀锥之末”)

译文

隐居静观天地变,世人争利如抢食。
谗言互相吞咬,利害纠缠不清。
谄媚之徒得意洋洋,荣耀地位争抢不休。
务光让出天下,商人却争蝇头小利。
算了吧!我去采灵芝,看透万世不过一时。

背景

  1. 创作时间:约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
  2. 历史背景:
    • 武周时期官场倾轧严重
    • 商人地位上升,世风日下
  3. 个人背景:
    • 陈子昂政治理想破灭
    • 对世俗价值观产生怀疑
    • 为《感遇》组诗中批判世风的代表作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比喻犀利:”争朵颐”喻争权夺利
    • 对比强烈:务光让天下 vs 商人争刀锥
    • 哲理升华:万世同一时的超脱
  2. 思想内涵:
    • 批判武周时期腐败风气
    • 讽刺趋炎附势的小人
    • 表达遗世独立的志向
  3. 语言成就:
    • “悱然”的生动性
    • “纷㘈㘈”的嘈杂感
    • “同一时”的哲理性

评价

  1. 明代钟惺:”‘刀锥’之喻,入骨三分”(《唐诗归》)
  2. 清代沈德潜:”子昂识见,于此诗尽显”(《唐诗别裁》)
  3. 近代闻一多:”初唐最具批判精神的诗作”(《唐诗杂论》)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