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麑翁。
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拼音
lè yáng wèi wèi jiàng,shí zǐ xùn jūn gōng。
gǔ ròu qiě xiāng bó,tā rén ān dé zhōng?
wú wén zhōng shān xiàng,nǎi shǔ fàng ní wēng。
gū shòu yóu bù rěn,kuàng yǐ fèng jūn zhōng。
注释
- 乐羊:战国魏将(《战国策》”乐羊食子”)
- 放麑:释放小鹿(《韩非子》”孟孙放麑”)
- 中山相:指秦西巴(《说苑》载其因仁心被任相)
- 殉:为…牺牲(《礼记》”殉国家之急”)
- 相薄:互相轻视(《周易》”阴阳相薄”)
译文
乐羊做魏国大将,为军功竟吃亲儿。
骨肉都能如此狠,对他人岂会尽忠?
我听说中山国相,是那位放生小鹿的老翁。
连孤弱小兽都不忍伤害,何况忠心侍奉国君!
背景
- 创作时间:约692年(武则天长寿元年)
- 历史背景:
- 武则天重用酷吏,鼓励告密
- 朝中为求功利不择手段
- 个人背景:
- 陈子昂反对严刑峻法
- 借古讽今批判时政
- 为《感遇》组诗中伦理思考的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对比强烈:食子 vs 放麑
- 反问有力:”安得忠”直指人心
- 递进推理:从兽到人的伦理推演
- 思想内涵:
- 批判功利主义伦理观
- 倡导仁爱为本的政治
- 表达”仁政”思想
- 语言成就:
- “食子”的触目惊心
- “不忍”的温情力量
- “奉君”的理想境界
评价
- 明代钟惺:”‘放麑’一典,照亮千古”(《唐诗归》)
- 清代沈德潜:”子昂伦理观,于此诗尽见”(《唐诗别裁》)
- 近代闻一多:”初唐最具伦理深度的诗作”(《唐诗杂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