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六

陈子昂

浩然坐何慕?吾蜀有峨眉。
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
时哉悲不会,涕泣久涟洏。
梦登绥山穴,南采巫山芝。
探元观群化,遗世从云螭。
婉娈时永矣,感悟不见之。

拼音

hào rán zuò hé mù?wú shǔ yǒu é méi。
niàn yǔ chǔ kuáng zǐ,yōu yōu bái yún qī。
shí zāi bēi bù huì,tì qì jiǔ lián ér。
mèng dēng suí shān xué,nán cǎi wū shān zhī。
tàn yuán guān qún huà,yí shì cóng yún chī。
wǎn luán shí yǒng yǐ,gǎn wù bù jiàn zhī。

注释

  1. 楚狂子:指楚国隐士接舆(典出《论语·微子》)
  2. 绥山:蜀中仙山(见《列仙传》”葛由骑羊入绥山”)
  3. 云螭:传说中无角龙(《说文解字》”螭,若龙而黄”)
  4. 婉娈:眷恋不舍(《诗经·齐风》”婉兮娈兮”)
  5. 涟洏:泪流不止(《楚辞·九叹》”泣下涟洏”)

译文

为何端坐空怀想?我的蜀中有峨眉仙山。
常忆楚狂接舆之约,共隐白云悠悠之期。
可叹时机总不相逢,长久泪落沾湿衣襟。
梦中登临绥山洞穴,南去采摘巫山灵芝。
探究万物变化之理,追随云龙超脱尘世。
深情眷恋已成永恒,顿悟大道却难觅踪迹。

背景

  1. 创作时间:698年(武则天圣历元年)
  2. 历史背景:
    • 武周晚期酷吏横行
    • 蜀中道教文化兴盛
  3. 个人经历:
    • 陈子昂时任右拾遗,屡谏不纳
    • 思念蜀中故土
    • 萌生归隐修道之志

赏析

  1. 艺术特色:
    • 三重时空交织:
      • 现实(涕泣)
      • 梦境(登山采芝)
      • 玄思(观化从螭)
    • 意象系统:
      • 仙山(峨眉/绥山/巫山)
      • 灵物(白云/芝草/云螭)
    • 情感脉络:
      • 慕→念→悲→梦→探→悟
  2. 思想内涵:
    • 表达对武周政治的彻底失望
    • 展现蜀地道教文化影响
    • 反映”仕隐矛盾”的终极解决
  3. 语言成就:
    • “悠悠”的悠长韵味
    • “涟洏”的具象悲伤
    • “永矣”的决然超脱

评价

  1. 古代评注:
    • 明·唐汝询:”子昂思蜀诸作,此篇最得仙髓”(《唐诗解》)
    • 清·王夫之:”结句’不见之’三字,是悟道语”(《唐诗评选》)
  2. 现代研究:
    • 闻一多:”初唐道教诗歌的巅峰之作”(《唐诗杂论》)
    • 钱钟书:”云螭意象开李贺先声”(《谈艺录》)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