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拼音

dú yǒu huàn yóu rén,piān jīng wù hòu xīn。
yún xiá chū hǎi shǔ,méi liǔ dù jiāng chūn。
shū qì cuī huáng niǎo,qíng guāng zhuǎn lǜ pín。
hū wén gē gǔ diào,guī sī yù zhān jīn。

注释

  1. 晋陵:今江苏常州(《元和郡县志》)
  2. 物候:自然节令变化(《礼记》”凡察物候”)
  3. 淑气:和暖的春气(《楚辞》”淑气既畅”)
  4. 古调:指陆丞原诗(《文心雕龙》”古调今情”)
  5. 沾巾:泪湿衣巾(《古诗十九首》”泣涕零如雨”)

译文

唯有在外做官的人,对季节变化特别敏感。
云霞伴着海上升起的朝阳,梅柳带来江南的春意。
和风催着黄莺啼叫,阳光映得浮萍转绿。
忽然听到您吟诵的古调,让我思乡的泪水沾湿衣巾。

背景

  1. 创作时间:约700年(武则天久视年间)
  2. 历史背景:
    • 杜审言被贬江阴任职
    • 江南早春引发乡思
  3. 文学背景:
    • 与晋陵县丞陆某唱和
    • 开创”和诗”写作范式

赏析

  1. 艺术特色:
    • 时空转换:从视觉(云霞)到听觉(黄鸟)
    • 对仗工整:中间两联成为写景名句
    • 情感递进:由景入情,自然流畅
  2. 思想内涵:
    • 表达宦游艰辛
    • 展现江南春色
    • 抒发思乡之情
  3. 语言成就:
    • “偏惊”的精准
    • “催””转”的动感
    • “欲沾巾”的含蓄

评价

  1. 明代胡应麟:”‘云霞’一联,实为盛唐写景之祖”(《诗薮》)
  2. 清代王夫之:”杜审言诗,此篇最见浑成”(《唐诗评选》)
  3. 近代闻一多:”初唐最工整的格律诗”(《唐诗杂论》)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