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君书记本翩翩,为许从戎赴朔边?
红粉楼中应计日,燕支山下莫经年!
拼音
zhī jūn shū jì běn piān piān,wèi xǔ cóng róng fù shuò biān?
hóng fěn lóu zhōng yīng jì rì,yān zhī shān xià mò jīng nián!
注释
- 苏绾:唐代官员,曾任节度使书记(《新唐书·艺文志》)
- 翩翩:形容文采风流(《史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 燕支山:即焉支山,在甘肃山丹(《史记·匈奴列传》)
- 红粉:代指闺中佳人(《玉台新咏》”红粉青娥”)
- 经年:超过一年(《古诗十九首》”经年守故林”)
译文
早知苏君文采风流,为何要从军去往北疆?
想必佳人日日计算归期,燕支山下切莫久留他乡!
背景
- 创作时间:约700年(武周圣历年间)
- 历史背景:
- 唐代边镇幕府制度盛行
- 文人入幕成为仕途捷径
- 赠诗对象:
- 苏绾将赴河西节度使幕府
- 反映唐代”文人从戎”现象
赏析
- 艺术特色:
- 问答结构:自问自答
- 时空对照:闺阁(红粉楼)与边塞(燕支山)
- 语言精炼:28字包含完整叙事
- 思想内涵:
- 表达对友人的关切
- 反映文人边塞情怀
- 体现家国观念的平衡
- 语言成就:
- “翩翩”的传神
- “应””莫”的张力
- 叹号的强化作用
评价
- 明代钟惺:”二十八字中,有万里之势”(《唐诗归》)
- 清代沈德潜:”风人之旨,温柔敦厚”(《唐诗别裁》)
- 近代闻一多:”初唐最精致的赠别小诗”(《唐诗杂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