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坐蓬莱殿,恩追社稷臣。
长安遥向日,宗伯正乘春。
相宅开基地,倾都送别人。
行舟萦渌水,列戟满红尘。
酒助欢娱洽,风催景气新。
此时光乃命,谁为惜无津。
拼音
dì zuò péng lái diàn,ēn zhuī shè jì chén。
cháng ān yáo xiàng rì,zōng bó zhèng chéng chūn。
xiāng zhái kāi jī dì,qīng dōu sòng bié rén。
xíng zhōu yíng lù shuǐ,liè jǐ mǎn hóng chén。
jiǔ zhù huān yú qià,fēng cuī jǐng qì xīn。
cǐ shí guāng nǎi mìng,shuí wèi xī wú jīn。
注释
- 蓬莱殿:唐大明宫主殿之一(《唐六典》卷七载)
- 宗伯:礼部尚书别称(《周礼·春官》”乃立宗伯”)
- 相宅:选择宅邸(《尚书·召诰》”攻位于洛汭”)
- 列戟:高官仪仗(《新唐书·仪卫志》”三品以上门列戟”)
- 无津:没有渡口,喻仕途困顿(《楚辞·九叹》”津渡绝而不通”)
译文
天子高坐蓬莱殿,下诏召回栋梁臣。
长安遥望红日近,礼部正值阳春辰。
新宅奠基显恩宠,全城相送情意真。
行舟环绕碧绿水,仪仗映红洛阳尘。
美酒助兴情更洽,春风催发景更新。
如此风光是天命,谁人怜我困风尘?
背景
- 历史背景:
- 创作于703年(武周长安三年)
- 武则天晚年大兴土木,广纳贤才
- 反映武周时期”以文治国”政策
- 地理特征:
- 送别地点在洛阳天津桥
- “渌水”指洛河支流
- “红尘”指洛阳城东官道
- 人物关系:
- 郑卿为武则天重用的文士
- 杜审言时任洛阳丞
- 诗中暗含自己期待召用的心思
赏析
- 艺术特色:
- 双线结构:明写郑卿荣宠,暗含自身期待
- 意象系统:蓬莱殿/列戟(权力象征)与渌水/春风(自然意象)交织
- 对仗技巧:三联工对,尾联转散
- 思想内涵:
- 展现武周盛世气象
- 表达文人仕进理想
- 反映”天命”政治观念
- 语言成就:
- “萦”字写舟行曲线美
- “满”字状仪仗之盛
- “催”字显春光动态
评价
- 明代胡震亨:”‘列戟红尘’句,写尽东都送别气象”(《唐音癸签》)
- 清代沈德潜:”审言应制诸作,此篇最见气骨”(《唐诗别裁》)
- 近代闻一多:”初唐送别诗的宫廷范式”(《唐诗杂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