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寒应苦,南庭戍未归。
边声乱羌笛,朔气卷戎衣。
雨雪关山暗,风霜草木稀。
胡兵战欲尽,汉卒尚重围。
云净妖星落,秋高塞马肥。
据鞍雄剑动,插笔羽书飞。
舆驾还京邑,朋游满帝畿。
方期来献凯,歌舞共春辉。
拼音
běi dì hán yīng kǔ,nán tíng shù wèi guī。
biān shēng luàn qiāng dí,shuò qì juǎn róng yī。
yǔ xuě guān shān àn,fēng shuāng cǎo mù xī。
hú bīng zhàn yù jìn,hàn zú shàng zhòng wéi。
yún jìng yāo xīng luò,qiū gāo sāi mǎ féi。
jù ān xióng jiàn dòng,chā bǐ yǔ shū fēi。
yú jià huán jīng yì,péng yóu mǎn dì jī。
fāng qī lái xiàn kǎi,gē wǔ gòng chūn huī。
注释
- 苏味道:初唐政治家,”文章四友”之一(《新唐书》有传)
- 南庭:指突厥南庭(《旧唐书·突厥传》)
- 妖星:彗星,古人认为主兵灾(《汉书·天文志》)
- 羽书:军事文书(《后汉书》”插羽以示迅”)
- 帝畿:京城周边地区(《周礼》”方千里曰王畿”)
译文
北方边地严寒苦,南庭戍卒仍未归。
边塞笛声杂羌调,北风狂卷战士衣。
雨雪笼罩关山暗,风霜摧残草木稀。
胡兵战力将耗尽,汉军仍在重围中。
云散灾星终坠落,秋高塞马正膘肥。
按鞍雄剑鸣不已,执笔军书急如飞。
天子车驾返京邑,旧友齐聚帝都围。
待君凯旋献捷报,共赏歌舞沐春晖。
背景
- 历史背景:
- 创作于692年(武周长寿元年)
- 时突厥默啜可汗犯边
- 苏味道以天官侍郎身份督军
- 军事形势:
- 唐军与突厥在阴山一带对峙
- 秋季战局出现转机
- 反映武周时期边防政策
- 文学背景:
- “文章四友”之间的唱和之作
- 初唐边塞诗的代表作品
赏析
- 艺术特色:
- 全景式描写:从自然到战争再到凯旋
- 视听结合:羌笛(听觉)与战马(视觉)
- 刚柔并济:雄剑(刚)与春辉(柔)
- 思想内涵:
- 歌颂卫国将士
- 表达必胜信念
- 展现盛唐气象
- 语言成就:
- “卷”字显朔风力度
- “动”字状剑气逼人
- “飞”字写军情紧急
评价
- 明代胡应麟:”‘妖星落’一联,已开盛唐边塞先声”(《诗薮》)
- 清代沈德潜:”杜审言边塞诗,此篇最见风骨”(《唐诗别裁》)
- 近代闻一多:”初唐最完整的战争叙事诗”(《唐诗杂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