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辇千门出,离宫二月开。
风光新柳报,宴赏落花催。
碧水摇云阁,青山绕吹台。
圣情留晚兴,歌管送余杯。
拼音
bù niǎn qiān mén chū,lí gōng èr yuè kāi。
fēng guāng xīn liǔ bào,yàn shǎng luò huā cuī。
bì shuǐ yáo yún gé,qīng shān rào chuī tái。
shèng qíng liú wǎn xìng,gē guǎn sòng yú bēi。
注释
- 步辇:帝王代步工具(《唐六典》”天子步辇十二人”)
- 吹台:洛阳著名乐台(《洛阳伽蓝记》”梁王吹台”)
- 圣情:帝王雅兴(《文选》”圣情眷眷”)
- 歌管:歌舞音乐(《后汉书》”管弦歌管”)
- 余杯:未尽之酒(《楚辞》”援北斗兮酌桂浆”)
译文
御辇穿过重重宫门,二月行宫春意正浓。
新柳吐绿报春讯,落英缤纷催宴欢。
碧波荡漾映云阁,青山环抱绕乐台。
圣上雅兴至夜深,笙歌伴饮尽余杯。
背景
- 历史时空:
- 创作于701年(武周大足元年)
- 武则天晚年常驻洛阳时期
- 春季例行赐宴场景
- 地理考据:
- 宿羽亭位于洛阳神都苑
- 吹台为西汉梁孝王遗迹
- “千门”指洛阳宫”千门万户”建制
- 政治语境:
- 武周政权鼎盛期
- “文章四友”侍宴应制
- 反映”颂圣文学”特征
赏析
- 艺术结构:
- 起承转合四部:
①帝王出行(起)
②春景宴乐(承)
③山水亭台(转)
④夜宴余韵(合) - 视听通感:
“摇云阁”(视觉)与”歌管”(听觉)交融
- 起承转合四部:
- 意象系统:
- 自然意象:新柳/落花/碧水/青山
- 人文意象:步辇/云阁/吹台/歌管
- 时空意象:二月春/晚兴/余杯
- 语言特色:
- 动词炼字:
“报”(拟人)、”催”(移情)、”摇”(动态) - 色彩搭配:
碧水(冷色)与青山(暖色)对照 - 声韵效果:
“开/催/台/杯”形成悠扬韵脚
- 动词炼字:
评价
- 古代评点:
- 明·胡应麟:”‘摇’字’绕’字,已具盛唐气象”(《诗薮》内编卷四)
- 清·沈德潜:”应制诗不落俗套,犹存陈隋风骨”(《唐诗别裁》卷九)
- 现代研究:
- 闻一多:”初唐宫廷诗向盛唐过渡的典型标本”(《唐诗杂论》)
- 傅璇琮:”反映武周时期洛阳宫苑建筑的重要文本”(《唐代科举与文学》)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