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七百里,唯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风波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有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拼音
sān xiá qī bǎi lǐ,wéi yán wū xiá cháng。
zhòng yán yǎo bù jí,dié zhàng líng cāng cāng。
jué bì héng tiān xiǎn,méi tái làn jǐn zhāng。
rù yè fēn míng jiàn,wú fēng bō làng kuáng。
zhōng xìn wú suǒ dǎo,fàn zhōu yì hé shāng!
kě yǐ shè dǐ zhù,kě yǐ fú lǚ liáng。
měi rén jīn hé zài?líng zhī tú yǒu fāng。
shān kōng yè yuán xiào,zhēng kè lèi zhān cháng。
注释
-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水经注》”三峡七百里中”)
- 窅不极:幽深不见底(《说文》”窅,深目也”)
- 锦章:如锦绣般的纹理(《西京杂记》”苔纹如锦”)
- 砥柱:黄河急流中的山石(《尚书·禹贡》”砥柱析城”)
- 吕梁:吕梁洪,古险滩(《庄子》”吕梁悬水三十仞”)
译文
七百里三峡中,巫峡最是悠长。
重岩叠嶂无尽头,层层山峦接苍茫。
绝壁横亘势险要,莓苔斑驳似锦章。
入夜分明见险滩,无风自起浪涛狂。
忠信是我处世道,行舟何惧风浪高!
可渡黄河砥柱险,能闯吕梁激流滔。
神女今在何处觅?空留灵芝吐芬芳。
空山夜半猿声哀,游子泪落湿衣裳。
背景
- 历史背景:
- 创作于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
- 杨炯赴蜀地任职途中所作
- 反映唐代长江航运之险
- 地理特征:
- 巫峡全长约46公里
- 有”巫山十二峰”胜景
- 自古以”险滩暗礁”著称
- 文学传统:
- 对郦道元《水经注》的诗歌化改写
- “初唐四杰”山水诗代表作
赏析
- 艺术特色:
- 四段式结构:写景→状物→抒怀→感时
- 视听结合:白日山色(视觉)与夜猿哀鸣(听觉)
- 用典自然:砥柱、吕梁暗喻人生险阻
- 思想内涵:
- 歌颂自然伟力
- 表达人生信念
- 反映羁旅愁思
- 语言成就:
- “凌”字的动势
- “烂”字的绚烂感
- “狂”字的力度
评价
- 明代胡应麟:”‘无风波浪狂’五字,写尽峡江之险”(《诗薮》)
- 清代沈德潜:”杨炯此篇,已具盛唐山水气象”(《唐诗别裁》)
- 近代闻一多:”初唐最雄奇的山水诗”(《唐诗杂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