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王维

hé tài cháng wéi zhǔ bù wǔ láng wēn tāng yù mù zhī zuò
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之作

hàn zhǔ lí gōng jiē lù tái, qín chuān yī bàn xī yáng kāi.
汉主离宫接露台,秦川一半夕阳开。
qīng shān jìn shì zhū qí rào,bì jiàn fān cóng yù diàn lái.
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
xīn fēng shù lǐ xíng rén dù, xiǎo yuàn chéng biān liè qí huí.
新丰树里行人度,小苑城边猎骑回。
wén dào gān quán néng xiàn fù, xuán zhī dú yǒu zi yún cái.
闻道甘泉能献赋,悬知独有子云才。

作者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详情介绍

⑴太常主簿:唐太常寺置主簿二人,从七品上。温汤:指骊山温泉。
⑵离宫: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此指温泉宫。露台:露天台榭。
⑶翻:反而。玉殿:指温泉宫。
⑷新丰:地名。汉高祖定都关中,其父太上皇居长安宫中,思乡心切郁郁不乐。高祖乃依故乡丰邑街里房舍格局改筑骊邑,并迁来丰民,改称新丰。
⑸甘泉:美好的水泉,又指秦汉时期甘泉宫。献赋:作赋献给皇帝,用以颂扬或讽谏。
⑹悬知:料知、预知。子云:西汉扬雄。曾经跟随皇帝去甘泉宫,回长安后献上《甘泉赋》以讽谏皇帝。

这是一首酬和韦主簿“温汤寓目”之作。诗中所描绘的宫苑,即是被后人所熟知的华清宫。华清宫原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载(747)更名为华清宫。唐玄宗非常喜欢华清宫,从开元二年(714)到天宝十四年(755)的40年间,先后出游华清宫36次。此诗内容即与玄宗游幸华清宫相关。但是华清宫在安史之乱中遭到了毁坏。

此诗前四句描写离宫山景,以色彩夺目为突出特点。秦岭“一半夕阳开”,将夕阳红与暗影绿交织在一起。夕阳染红了一半的山岭,又可见山岭之绵延、壮阔。颔联“青山”“朱旗”“碧涧”“玉殿”四个物象色彩明快,而风韵不同。青山为朱旗所环绕,华丽热闹;山泉水仿佛从玉石殿阁下流出,幽雅清冷。在景物描写中,诗笔的开阖变化悄然展开。前四句描写“寓目”所见,以景为主体;颈联写人到寓目所见,以人为主体。郊县的树林中,行人安然地踏上旅途;小而精致的宫苑城边,打猎的人骑马兴高采烈地归来。生活化的场景,平淡而不华丽的用词,以王维的笔力写出,却有着极强的画面感。
末句切合题目中的“和太常韦主簿”之事,所用典故贴合诗事。汉代的甘泉宫以甜美的泉水得名,适合用来指代唐代的温泉宫;扬雄献上《甘泉赋》受到皇帝重视,又被后人传为名篇,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赞美与祝福。《甘泉赋》虽然极力描写皇帝游幸甘泉宫的盛况,其主旨却是讽谏帝王的过分奢丽之举。前人如陆时雍、王夫之等人认为王维此诗也是含蓄地带有一些讽谏意义的。“青山尽是朱旗绕,碧涧翻从玉殿来”中“尽是”“翻从”二词,描写皇帝出游景象,华丽优雅之中,又写出一种奇特感。然而这一出游的景象,是不是富丽得有些过头了呢?王维是唐玄宗的臣子,写得很含蓄;白居易则直接地写出了玄宗游幸的过分之处:“八十一车千万骑,朝有宴饫暮有赐。中人之产数百家,未足充君一日费。”(《骊宫高》)

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顾云:此篇铺写景象雄浑富丽,造作句律温厚深长,皆足为法。
明代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诗思宏丽,开阖变化,尤深典雅,近时何、李所极力模仿者。
明代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只拈面前意思,诗有别才如此。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前四语带讽情。五六景色妙入绘笔。
明代钟惺、谭元春《唐诗归》:钟云:为“一半夕阳开”五字选之,要知此等诗却不曾深厚,不曾浑雅。钟云:将小景写出大气象(“小苑城边”句下)。
明末清初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唐云:请问七言律何者为深厚浑雅?岂“东家流水入西邻”反胜耶?此等几落晚唐人矣。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开口琳琅有声,后亦多锤炉之妙。
明末清初邢昉《唐风定》:音韵噜吰,气骨苍冷,深厚浑雅,众妙备矣。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题云“温泉寓目”,固有规讽。通篇皆含此旨,故首以“汉主”二字隐之,乃使浅人不测。
明末清初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前解是写温泉,然吾详玩其四句次第,却是细细又写寓目。譬如作大幅界画者,其正经主笔,本自定于一幅之居中,而其初时起手,却必是最下一角,先作从旁小景,既而渐渐添成,便是远近正偏,无数形势,一齐俱备矣。某尝言:看好山水,眼中须有章法;述好山水,口中须有章法。如此一解四句,便是右丞满胸章法,其为画家鼻祖,岂无故而然乎(首四句下)?
清代李因培《唐诗观澜集》:好景如画,然用意极深,看项联“尽是”、“翻从”,托出得蕴藉如许,前人论之详矣。
清代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此种都是盛唐正轨。
清代卢麰、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爽笔写异景,绝不尖近,此为盛唐。三四老成警出。五六是其自然本色,亦有媚媚情致,不为衰率。又从题中“寓目”字抒写,故佳。
清代张文荪《唐贤清雅集》:法度整齐,分远、近写景,诗中有画。
清代张世炜《唐七律隽》:落句以甘泉比温泉。诗中只写离宫之景,将温泉淡淡点出,若落俗手,必将温泉极力描写。相席打令,不可不知也。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