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拼音
dú zài yì xiāng wéi yì kè,měi féng jiā jié bèi sī qīn。
yáo zhī xiōng dì dēng gāo chù,biàn chā zhū yú shǎo yī rén。
注释
- 九月九日:重阳节
- 山东:华山以东(王维故乡蒲州,今山西永济)
- 异客:他乡之客
- 茱萸:重阳节佩插的芳香植物
- 登高:重阳节登高避灾的习俗
译文
独自漂泊在他乡作客,
每逢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故乡的兄弟们今日登高时,
遍插茱萸却发现少了我一人。
背景
- 时间:开元五年(717年),王维17岁在长安应试时
- 背景:
- 王维少年离家求取功名
- 重阳节思乡感怀而作
- 文学地位:
- 古代思乡诗代表作
- 王维早期诗歌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
赏析
- 艺术特色:
- 时空转换:由己及人,由实到虚
- 对比手法:”独”与”兄弟”、”遍插”与”少一人”的对比
- 节日意象:茱萸、登高等重阳元素
- 情感表达:
- 前两句:直抒思乡之情
- 后两句:想象亲人思念自己
- 全诗体现少年王维细腻的情感世界
- 结构分析:
- 起:独处异乡
- 承:佳节思亲
- 转:遥想故乡
- 合:点明缺席
评价
- 宋代刘辰翁:”摩诘此作,少年诗之绝唱。”
- 明代胡应麟:”二十字中,思亲之情溢于言表。”
- 清代沈德潜:”即景见情,不言情而情自深。”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