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èng hé shèng zhì sòng bù méng dū hù jiān hóng lú qīng guī ān xī yìng zhì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护兼鸿胪卿归安西应制
shàng qīng zēng mìng fú, dū hù yáng guī pèi.
上卿增命服,都护扬归旆。
zá lǔ jǐn cháo zhōu, zhū hú jiē zì kuài.
杂虏尽朝周,诸胡皆自郐。
míng jiā hàn hǎi qǔ, àn jié yáng guān wài.
鸣笳瀚海曲,按节阳关外。
luò rì xià hé yuán, hán shān jìng qiū sāi.
落日下河源,寒山静秋塞。
wàn fāng fēn jìn xī, liù hé qián kūn dà.
万方氛祲息,六合乾坤大。
wú zhàn shì tiān xīn, tiān xīn tóng fù zài.
无战是天心,天心同覆载。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详情介绍
①不(fou第一声)蒙:复姓,即夫蒙。据《通鉴》、《唐方镇年表》卷八载,夫蒙灵眢自开元二十九年至天宝六载任安西节度使,本诗即作于此期间。都护:官名,始置于汉。唐初先后设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置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唐玄宗时置安西节度使,治所在龟兹(今新疆库车);当时安西节度使例兼任安西都护,故又称节度使为都护。鸿胪卿:唐鸿肪寺置卿一人,从三品。
②上卿:古时卿分为上中下三等。此处泛指卿。命服:周代官秩,自一命至于九命,分为九等,各等官的衣服,都有一定之制,故谓之命服。
③饰:杂色镶边的旗子。
④“杂虏”句:用周成王在周公建成王城后,大会诸侯及四夷事,见《逸周书·王会解》。
⑤自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公子札观乐,“自郐以下无讥焉”。“郐”亦作“桧”,即《诗经》中的《桧风》。部以下有曹,皆小国。此取其意,谓诸胡微细,不足置论。
⑥茄:古管乐器,汉时即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瀚海:泛指沙漠。
⑦按节:徐行。
⑧河源:黄河之源。
⑨氛祲( jin):妖气,凶气。
⑩六合:天地四方。乾坤:天地,天下。大:全诗校:“一作泰。”按:“大”通“泰”,即安泰之意。
11、天心:指天子之心。
12、覆载:指天地。
夫蒙灵眢自开元二十九年至天宝六载任安西节度使,本诗即作于此期间。
请登录后查看评论内容